中国政法大学兑现了校长徐显明在“两会”期间的承诺。今年,该校在河南、山东、四川的招生都达到或超过了100人。在北京投放的招生计划由去年的185人下降为160人,降幅达到了13.51%。减少在京招生指标的投放不仅是法大一家,北大、清华等高校今年在北京的招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4月13日《新京报》)
尽管别的高校没有像政法大学那样直接说明减少北京招生指标的原因,但我们不妨善意地推测,这是对高招公平迈出的第一步,也期待对全国将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示范动作。
这种示范的积极影响在于,它将有助于改变日趋严重的重点大学本地化倾向。
对重点大学本地化倾向,有心人曾统计出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2005年,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本科招生中,本地生源比例逼近70%。武汉大学,湖北生源也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40%。
“人们印象中的‘全国名牌大学’具备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理应‘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如今却成了‘聚本地生源而育之’的‘地方名牌大学’了。”
公众诟病较多的这一现象,带来的弊端已不需多言,就连高校的老师自己也有了担心:大学是一个需要各种思想火花碰撞的学堂,与高中完全不同。但本地生源比例过高,招进来的学生都是本帮菜的料,教师们也深感,要发掘并融合各地特色,拓展学生视野和阅历,这些年来越来越难。现在世界名牌高校都以国际学生多为荣,我们的一些学校却连省份的界限都没有真正打开。这样下去,我们哪里还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
当法大本科招生要首次按省人口比例确定时,人们称其为“破冰之举”,今天,我们应该给予北京部分重点高校的招生比例变革以热烈的掌声,它们在以实际行动改变不合理的现状。我们希望它们的行动,能成为全国高校的示范。全国性的重点高校都应该逐步效仿,打破省份界限,增加外省学生的招生比例;地方性的普通高校要做的是,打破省市界限,增加外省外市学生的招生比例。而地方政府要从大局、从长远出发,支持高校的招生改革。(林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