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科院与香港一所大学组织的《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调查》近日新鲜出炉。说是“调查”,其实又是一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单。道是“新鲜”,无非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有所求图热闹。
广大市民是从自身的生活境遇、生存质量和对未来的可预期程度来判断其所生活城市的真实发展水平、受益程度和这种发展
趋势与自身的关联程度的。拿这把“人本的标尺”衡量,渲染种种所谓的“调查”或“排名”,非但收不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和提升城市凝聚力的正面效应,反倒令大多数市民心生反感和厌倦。
若一定要说它有什么实际价值,那么在我们眼里,它与同样华而不实的种种“现代化排行榜”、“现代化进程表”异曲同工,无非是长期被扭曲的“政绩”和“政绩观”的另类花样宣泄罢了。
优质产品、著名商标、免检商品花钱可买;市场占有率、药品有效率、疾病治愈率花钱可买;论文、学位、文凭、科研成果花钱可买;称号、头衔、荣誉花钱可买。当一个社会没有什么“买”不到时,人们如何又能不怀疑针对城市声望的所谓排行榜单就能独善其身而不受铜臭的污染?
当人们厌倦和不屑于“调查”或“排名”之类的所谓社科研究成果时,原本就稀少的社科资源被无谓浪费,学术研究的风气进一步败坏。更具“杀伤力”的是,如此社科研究氛围下,国内出不了一流的社科研究成果,出不了一流的社科研究人才,直接或间接诱导年轻一代的社科工作者“无利不起早”……
毫无疑问,人们尤其是老百姓,对改革的期待与改革的实际效果存在着显著的落差。这与改革的不配套、不协调以及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直接关联。在今天,处于攻坚阶段的改革本身亟须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指导。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改革所需的理论指导成果寥寥,另一方面,那些排行榜单之类的所谓社科研究成果却批量产出,这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大问题呢?
一言以蔽之,热衷于排行榜单的研究和发布,与年甚一年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趋“利”倾向有关。而在为利“起早”的背后,又直接或间接反映着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定位和指导思想的长期紊乱、落伍和脱节……(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