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中的这间普通的渔家老屋有着非凡的意义,青岛正是从这里开始通邮世界 |
      征集“青岛传奇人物”故事照片(如图)摄于1900年,地点是青岛村的一座普通民居
前,它要告诉我们,这里是德国胶澳租借地最初的邮局所在地。    这显然是一张纪念照片。身穿水兵服、牵马摆好照相姿势的德国士兵,是停泊在租借地港口内德军某舰的通信员或者文书,往来邮局送取信件是他的日常任务。站在邮局门前的二位:身着制服、戴有大沿帽的长者,无疑是这个邮局的职员;而正在摆弄邮箱的那位,瞧他的着装,像是德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或许也是个通信员或者文书之类的角色吧。
   在19世纪与20世纪的切换点上,对于德国胶澳租借地的殖民者而言,这间普通的渔家老屋可谓意义非凡,因为这里通向遥远的外部世界。
   1898年1月26日,在下青岛村的这条还算宽阔的街道上,这座临街渔家老屋门口的墙上,被钉上一块四周镶着木条的牌子。牌子上画着一个鹰,下面还有两行让当地村民看不懂的洋文。也就在这一天,位于德国布莱梅的帝国邮政管理总局收到了一封来自德国胶澳占领区的电报,惊喜万分的帝国邮政国务秘书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向皇帝威廉二世禀报:帝国海军胶州野战邮局开通了。
   胶澳占领区野战邮局开通,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德国国内的主要报纸,都在第一时间内作了相应的报道。对于德军胶澳占领区的官兵来说,野战邮局更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意味着他们与外界,特别是国内的亲人朋友之间,终于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3月6日,《胶澳租借条约》签定后,这个战地邮局改成德国胶澳第一邮政代理处,由德国邮政管理总局派来的邮政官员接手各项业务,非常时期的战地邮局转变为正常时期相对职业化的邮政机构。第一邮政代理处建立初期,只有三名德国邮政官员和一位华人低级职员,到1899年,邮政代理处日榛完善,业务分工也相对明确,已经有局长、邮局高级助理、助理和监事各一人,还有华工5名。业务范围除负责收发各种邮件外,还有开展邮购和代收货款业务。
   严格说,无论是野战邮局还是邮政代理处,都属于临时设置的邮政机构,至1900年6月1日,德国胶澳第一邮政代理处才完成历史使命,改编为正式邮政机构———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无论是非常时期的野战邮局,还是邮政机构接办后的第一邮政代理处,始终都在照片上这个被邮政人员称之为“危房”的渔家老屋里办公,这里还一度兼作邮政官员们的宿舍。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成立后,依然继续使用这个办公地,直到1901年5月16日迁入新建的邮政大楼。
   1898年1月26日,这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通过照片上的这间普通的渔家老屋,青岛已经能通邮世界。尽管这种文明背后是野蛮的侵略,但它毕竟写在了青岛城市的历史上。吴坚著
   
如果您手中掌握有老青岛民间传奇人物的故事,诸如身怀绝技或传奇经历等,请将稿件通过Email:163zhangfang@或邮寄:青岛市太平路33号青岛早报文娱部,邮编:266001,发给我们,并请注明“‘青岛传奇人物’故事”字样。下期期待:一张不大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德国在胶澳租借地建立的一支华人部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