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请别误读这2亿青年
在“80前”眼里,“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
3月,好像是一个容易拌嘴的时节。
“80后”在被负面评价了多年之后,第一次跟“老人们”翻脸了。
应该解释一下“80后”这个概念。这个词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本来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3月15日,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简宁在《南都周刊》撰文指出,“发现‘80后’一代人身上存有普遍的缺陷,有的缺陷还是致命性的。”
在列举了“不叠被子”、“爱喝饮料”、“爱看动画片”等特征后,这位作家继续说道:“这就是‘80后’的一代,我真是担心,20年后这个社会要由他们来支撑。”
这篇文章发表后,被若干“80后”BBS的笑话版转载。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调侃着这些指责,比如“如此火星(网络语言,指发帖者距离地球遥远,思想内容古旧),都长满陨石坑了。”
“这种指责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了”
为了了解公众眼中的“8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自3月26日起,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两大门户网站(搜狐新闻中心、新浪女性频道)同时合作,开展了一项网络民意调查。截至发稿,共有3457名“80前”和6010名“80后”的网友参与。
如果把调查结果拿出来比较一下,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以1980年为界划分开的这两群人,在看待“80后”的态度上高度不一致。
在“80前”眼里,“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而承认自己确实如此的“80后”分别有28.7%、22.4%和28.1%。
在调查列举的30个选项中,只有“独生子女”、“生活离不开网络”和“讲究穿着打扮”三条特征得到了多数“80后”的认可。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拒绝了上一代人的一切指责。“这种指责从我小时候就开始了。”小范说。他生于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卖车。“现在又叫‘80后’了吗?我们的名称似乎总在变———小学时被说成‘小皇帝’,后来又是‘追星族’,上了大学,他们开始讨论我们的心理问题和性观念。大学毕业,甭管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会有人说我们‘盲目’;要是再换个工作,又会有人说这恰好证明了我们‘害怕挫折’。”
小范说的“我们”指的就是“80后”,“他们”则是抱有偏见的一群大人。他认为,“这个偏见群体,和出生年代无关”。
出生于1982年的作家、车手韩寒曾经多次对媒体表示,用出生年代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是不恰当的。他为这一代人所做的澄清往往被忽视,他依然被称做“80后作家”,而这整整一代人仍然被认为是叛逆、无责任感。
一个两亿人的庞大青年群体
“80后”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即使最年轻的1989年生人,也已经超过16岁,步入了国家法定的劳动力年龄。“80后”是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1980年~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80后”也有2亿人左右,其中多数生长在农村。
上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降低了结婚年龄,加上许多上山下乡的大龄青年回城结婚生子,“80后”的父母,其实由50年代和60年代两批人构成。这其中的许多人除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好处之外,也遭遇了通货膨胀、下岗、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和通货紧缩。
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里,“80后”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但随着他们步入就业年龄,家庭的负担开始压在了他们肩上———组成“421”家庭的“80后”小两口将要承担起对4位老人和1个孩子的赡养、抚养责任。
在“80后”小的时候,家庭财富可以用彩色电视机来衡量。据杭州《地方志》的数据显示:1985年,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电视机101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4台,刚过1/10,农村居民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24台,彩色电视机2台。
不能否认的是,“80后”比他们的父辈受教育时间更长。根据教育部的数据,“80后”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1.8%,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43.8%。但想要接受高等教育,仍然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考试排名尽管残酷,却也公平,这是许多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出路。
这些年轻人也开始担负起这个社会的一些责任:比如国防。现在的军队里,几乎所有的义务兵都是“80后”,甚至一些军官也属于这个群体。笔者的朋友、一名身为“80后”的解放军军官听了一些评价后哈哈大笑:“请那些对我们有偏见的人看看吧,这些小伙子多棒。”
“有些人太‘火星’了吧”
至于对自己生活习惯上的指责,“80后”很习惯地用他们擅长的调侃来应对。“爱吃洋快餐”就是其中一条。“出门吃饭,进了个吃不起或者吃了不划算的饭馆都是重大损失。”大学生小赵说,这时候她往往选择一个快餐店,因为味道是熟悉的,价格是统一的。
另一个“爱喝带甜味、瓶装的饮料,不爱喝白开水”的指责遭到了“80后”的取笑:“那是学龄前孩子的天性”、“××山泉有点甜,是算带甜味的瓶装饮料,还是算白水?”
上海的一位编辑黄维嘉在《新京报》发表评论《听一个火星人谈“80后”》,其中提到:简宁的文章在草草地谈论了“花儿”(乐队)事件后,半猜测地得出了一系列“80后”特征,其中包括“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四十来岁,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第一批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社会群体”,“他们16岁前后有了第一次性经历”,“他们打一出生就有大彩电看”,“他们都深受日本动画片的影响”等等。这些性质都很自然,可一旦作者将狭隘的个人生活史作为一切行为的准绳后,这些行为都成了坏典型,应该被记录在小本子上。老年心态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个仇恨的小本子,它将个人生活的灾难投射其中,并随时准备将指责无限上纲……
“80后”女生本身就是猎人?
“老”陈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现在在北京某大学读研究生,他还是个青年,但和他的同学相比要年长一些。那些同学多数都是“80后”。但他没有觉得和这群人格格不入。他读研之前在另一所高校里工作过,当了好几年班主任,当时他的学生也都是“80后”。他跟他们打的交道特别多。“我觉得他们和我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相反,校园比年代对他们的影响更大。”老陈说,“他们坚持自我,也有自己的原则。我和他们合作做过研究,大家各自负责自己事情,做好就走。”
老陈过去可不是这么认为的。有位师弟告诉他:“这样对集体有好处,大家工作得都有效率。如果你做完了就去给没做完的帮忙,效率低的人永远也没办法提高自己,一个集体里必然就会出现懒汉。”“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老陈说,“有些人说这个群体太自我,太独,可能是没有了解这代人行事的规则。”
老陈还是单身,朋友们正帮着他介绍女朋友,许多人总会问一句:“你‘歧视’80年代出生的女孩吗?”他总是乐呵呵地回答:“不歧视,哪个年代出生的都有知书达礼的好姑娘。我觉得80年代的姑娘很可爱。”
这问题并非多余,因为一篇题为《坚决不娶80年代女生的七个理由》的文章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作者是一个“70年代”,列举了“80后”女生的若干劣迹,其中一句就是———“70年代的女子像羞怯的小鹿,而80年代的女生,本身就是猎人。”
每代人都会被上代人批评
偏见在营造新的代沟。日本电影《大逃杀》里构思的成年人和年轻人互相不信任的情况,就是代际鸿沟的极端表现。
对“80后”的一个最普遍的评价是———毁掉的一代。这并不新奇,历史上对下一代人的“打包”批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上世纪20年代,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曾经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此后,这个称呼被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人身上。上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被正式命名,最早时也是文学概念,后来成为当时一批青年的代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年则被称为嬉皮士,七八十年代的美国青年被叫做“电视一代”。
每一代人都被上一代人无情地批评,上一代人往往对年轻一代表示担心和痛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哪一代人彻底地把自己毁掉的情况,社会依然在运转、发展。
他们的梦想、爱情和责任
本次调查中,只有27.3%的“80后”“不相信爱情”,23.2%的“80后”认为“梦想是件虚无、可笑的东西”。而认为“‘80后’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超过六成。“80后”对这个社会和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他们仍然受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教育长大。
但外面的世界则更多地告诫他们:提防爱情,谨防受伤,老实干活,别抱梦想,拼命挣钱,购车买房。他们不愿相信这些警告,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困惑。
他们心怀梦想,但在就业和提升等方面却非常现实。“80后”对待婚姻多数很谨慎,因为这个承诺的违约成本很高。同时,他们却大胆地挑选自己的恋爱对象。
多数“80后”对道德、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信仰,他们同情弱势群体,痛恨社会不公正。换句话说,他们身上的许多品质不是因为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而是因为他们还年轻。
一次,一名20岁出头的大学生去做民工生存状况调查。当他即将结束调查的时候,被工地上的两个人抢了手机。这个年轻人追了半天,总算是拿回了自己的手机。可他挨了好几拳,带着青紫回到学校。同学问他:“调查还做吗?”他说:“还做。因为,抢我的人一定是走投无路了。这些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