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3日,公安部政治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樊京玉在公安部举行的“通报2005年中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负伤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警察枪支应按照规定使用但也不要过度限制,要注意武力均衡的问题。
与此相呼应的背景则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警察用枪开始受到了相应的限制。而2003年由公安部出台的5条
禁令更是让警察在用枪方面受到更大的限制,也使得警察在实际工作中陷入更多的尴尬境地。
清晨的阳光透过马山家阁楼上的窗隙,各种嘈杂的广播声笼罩着云凹镇。
被老婆叫醒后,马山断断续续地念完了儿子的“流氓作文”,刚穿好裤子的他下意识地一摸枪匣子,枪套未扣,空的。
马山双目圆瞪,脸上肌肉瞬间僵硬:手枪不见了。楼上楼下寻了个遍,却仍未见手枪的踪影。当他气喘吁吁的跑到派出所,闭着眼睛打开保险柜时,却发现里面依然没有手枪的影子。
“所长,我,我的枪,不见了,我一定把它找回来!”面对着所长空空的办公桌,马山言语结巴地检讨着,手里捏着的大檐帽瑟瑟抖动。
一切因手枪的丢失而发生了改变,马山开始了惊恐的寻枪之旅。
电影《寻枪》里的这一幕,成了当今部分警察对枪的态度的真实写照。进入21世纪以来,公安部关于警察用枪的规定和限制,让警察对枪的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压力也与日俱增。
“没有枪,走在街上心里总是不踏实”
2002年9月的一天凌晨零点,天气还有些炎热,巡警王大海和两位同事走在普陀路上。正当他们一路说着话继续往前走时,一位出租车司机迎面将他们拦住,并声称自己被抢劫了。
司机说,歹徒就在不远处的建筑工地的工棚内。此时,因没有执行公务,王大海三人的手枪已上缴了,手无寸铁的三人随手拣起旁边煤棚里的棒子、拖把和铁铲随同出租车司机走进工棚。
这时,工棚里闪出一个身形剽悍的男人,身上的墨色飞龙刺青忽腾腾的有些刺眼。王大海心里一紧,手里的棒子握得更紧了。
到了工棚里面,眼尖的王大海看见砧板上搁着一把雪亮的菜刀,他随手扔掉手里的棒子,赶紧将菜刀拎在手里。三人在工棚里搜查了半天,还是没找着出租车司机所说的歹徒。
“没搜到抢劫犯,我们一方面觉得遗憾,一方面绷紧的神经也突然放松下来。”时隔3年后,王大海回忆起那一幕,仍心有余悸。
王大海和同事的忧虑在于,手里的武器无法与对方匹敌,不仅连自身安全难以保障,更别说能逮着歹徒了。
“2001年以前,因为身上佩有枪,夜晚走在街道上,心里很坦然。而现在枪上交后,夜晚走在街道上心里总是不踏实。”王大海的一位同事说。
2001年,上级部门在管理上越来越严格。在不执行公务期间,枪支基本上都要上交。
2003年2月1日,公安部的“5条禁令”也随即出台。禁令规定: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2002年的一次执行公务的经历,让箫铁这个乡镇派出所所长至今胆寒。
那次,一个村寨的女子被另一村寨的人贩子拐卖到外地。就在这名人贩子悄无声息地回到村里时,消息很快传到了派出所。
箫铁立即带着几名民警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人贩子的家里。当他们很快将人贩子抓获并带走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人贩子所在的村寨里,一下子就涌出50多名手执棍棒的村民,将箫铁一行团团围住,并用刀抵住箫铁的喉咙要他马上放人,不然刀子就要割下去。
此间,因枪支已经上交了,事情突然,来不及申领。手无寸铁的箫铁只好一边劝说,一边与村民讲政策法律。
就在这时,被拐卖女子所在村寨的村民听到了消息,很快也组织了更多的村民手执器械前来营救。双方很快形成对峙局面,而人贩子却趁乱逃脱。
一名民警表示,现在身上没有枪了,看到街上有持械斗殴的场面时,再不敢贸然上前制止。一些民警则干脆在车上配备些钢管等武器,以防遇到突发事件时,在武力上能达到相应的均衡。
民警用枪陷入了尴尬境地:一边是严格的用枪管理制度,一边是没有枪支,经常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陷入武力悬殊的窘境。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提着杀猪刀扬长而去”
一次,某公安局禁毒大队接到报告称,有人正在居所吸毒。
就在警察荷枪实弹赶往现场时,一名吸毒男子见状,拔腿就往门外的街道上跑。警察也随即追出门外。这时,这名男子瞥眼看到街道斜对面有一个肉铺子,斜刺里迅疾冲了过去,欲抓取肉铺上的杀猪刀。
就在这一瞬间,几名警察很快明白了吸毒男子的意图,并疾步冲了上去,将他扭倒在地。
街道上围满了观望的人。
男子拼死挣扎,一下子挣脱开来向身旁的另一个肉铺冲去,并迅速攥起一柄锋利的杀猪刀。
警察立马掏出手枪,对准吸毒男子。男子挥舞着杀猪刀,声嘶力竭地叫嚣:谁过去就杀死谁。紧张的对峙开始了。
“我们并不敢轻易开枪,因为他只是在对面挥舞着刀,并没有向我们扑来,尚没有构成生命危险。”几位当事警察回忆,并且“警察开过枪后,要应付一大堆审查工作,有没有开错枪?开错枪了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相关领导要不要负责?种种关卡,让警察内部从上到下都希望少开枪,少生事,基层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僵持了几分钟后,吸毒男子似乎明白了警察并不会向他开枪,遂一边挥舞着杀猪刀往后面退去,“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提着杀猪刀扬长而去。”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都有警察有权使用枪支的规定,但这两部法律的规定原则性很强,缺乏操作性,使得警察无法判断使用武器的合适时机。”
越来越严格的用枪环境曾让一些警察产生了“不要枪”的念头。
“我们县的民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带枪,一般喜欢带枪的多是比较年轻的民警。”一位县公安局局长说。
中国公安大学警体系教授王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警察用枪的环境并不是很好,现行法规对警察用枪的保护不到位,如果警用枪支杀伤力大,容易伤及无辜,将承担不必要的压力。”
此外,由于枪支被上缴后,警察练习射击的机会明显递减,进而造成部分警察的射击技术日渐生疏,这也是他们产生“不要枪”的念头的原因之一。
王大海曾到一所警官学院讲课,期间在教学生们练习射击时,却发现自己的射击技术竟没有一位来自外省警官大学的实习教师高。平时练习得较少,不仅让这些老警察的射击技术变得生疏,更让新来的警察失去了射击练习的机会。
“宁愿多抓几次,也不敢轻易用枪”
受访的部分民警认为,上缴枪支固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多的时候除了让警察陷于尴尬境地外,还将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没有枪支装备,在突发事件上,警察的武力很难与歹徒构成平衡,这让少数警察不愿意“冒风险”管一些事情。即使手里配备了枪支,但由于用枪规定原则性很强,使得警察往往无法判断使用武器的合适时机。
如此一来,会让部分警察选择“宁愿多抓几次,也不轻易用枪。”可这又往往导致歹徒在一定时期内逍遥法外。由此又会让老百姓对警察的行为造成误解,认为警察不作为甚至无能等等。
据透露,自枪支上交和一些用枪规定出台后,百姓对警察的投诉明显增多。“而事实上,公安民警却成了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的职业群体之一。”
一些受访民警表示,警察队伍中的确有个别人的极端行为令公众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误解,也因此促使主管部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在面临各种困难、受到误解责难、遭遇危险处境的时刻,我们同样期盼社会公众能够对警察多一份体恤、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帮助。”2月23日,中国公安部政治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樊京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以往觉得警察是一种荣誉,下班后都不愿意脱掉警服,而现在却觉得比以前活得更累。”
与此相呼应的一组数据让警察这个职业变得更需要关注:
中国现有人口13亿,却只有警察160万名,中国以平均每万人12名警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警力,应对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五个犯罪高峰。从1990年以来,因公牺牲的民警就有6819人,平均每一天是1.2人,负伤的人数达到了120783人,平均每一天是20.7人。
警力不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转型期利益冲突的加剧、社会分化造成的社会矛盾、对原有社会体系的认同减弱、新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法制约束力还未能完善等等,所有这些,都令警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
“这次公安部透露出的‘警察枪支应按照规定使用,但也不要过度限制’,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但在基层能执行到何种程度就很难说了。”
不管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信号将会给当前警察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带来很大程度的改观。作者:杨雄 张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