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山黄桷垭发现古尸的地方,相关人员正将女尸送走
女尸的双脚被包过小脚,三寸金莲十分醒目
日前,一则题为《重庆挖出百年未腐女尸,疑为清末妓女》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长期备受冷落的考古话题破例成为网评热点。
据《重庆商报》报道,2月25日傍晚,在重庆南岸区黄桷垭文峰塔山下一工地,施工人员从一民房宅基地下,挖出了一具尚未腐烂的女尸。据专家预测,该尸体距今近百年。由于无多大考古价值,已于2月27日被火化。而南岸区史志办有关负责人推测该女子有可能是一名妓女,依据是“发现尸体的黄桷垭镇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是一个繁华驿站……当时来往于当地的都是商人,女子多是妓女”,而且“女尸所在地数十年无人祭拜,推测其没有后代”。许多网民对草率的“火化”处理表示强烈不满,并根据媒体报道中“尸体周身无一陪葬物”的描述,推测“工作人员心生怨恨,所以将其匆匆烧掉”,更多人则认为草率推测死者生前是妓女的说法是侮辱人格。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的相关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该棺木由糯米、石灰等物质混合成的材料密封,加上樟木制的棺木上涂有厚厚的生漆,四周放置了一些木炭,具有除湿效果,所以多年来,尸体没有氧化腐烂。这种保存方法以前在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发现。
针对“火化”是否草率的疑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智彬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这类保存法在重庆这样气候潮湿的城市也许很难保证长久有效,学术价值有限,但进行相关检测还是必要的。
有关学者认为,对重庆出土百年未腐女尸的态度,再次拷问了考古学家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众的反应也再次折射出考古学与公众互动中面临的问题。
19世纪在西方完成对神创论世界体系的致命痛击,20世纪在中国基本解决了信古或疑古的问题后,东西方传统考古学都面临无可挽回的式微。文化研究学者张颐武曾在《媒体与考古:奇迹或炒作》一文中指出,当代考古与公众的互动容易误入“一场有趣的对于历史的通俗剧式的想象的追寻”。《中国文物报》副总编曹兵武也曾提出,考古新闻现在已经是“简单的寻珍觅宝和媚俗的时尚表演”,用考古发现的珠光宝气和脱离实际的夸大其词,去吸引百姓的关注。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