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数据来源于200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技部官员表示,自主创新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关键词9自主创新
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整合研究实验体系,建设若干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重大科学工程,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自主创新的表述如何理解?国家又将有哪些配套政策?会否影响技术引进?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组副组长、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
吸引企业投入研发
新京报: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了自主创新,应该如何理解?
王元:自主创新已不是理念问题,而是具体的行动方式,它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也就是说,中国要从大国迈向强国,核心问题是能否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京报:国家在投入上,会有哪些举措来支持自主创新?
王元: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一方面,转变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更多发挥引导、动员作用,通过国家计划的支持和相应的资金配置机制,来吸引企业和各方面投资者投向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过程。过去投入方式上,由国家拨款,主要由科研院所、大学执行,而没有在研发中吸引企业和社会的融资。现在,在整个项目推进中,一开始就需要企业参加。
从研发到产品形成,都有不同的融资在里面。
另一方面,更多利用金融衍生品来支持中小企业初期资本需求,满足创新不同阶段融资需求。比方说,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让风险承担能力不同的金融主体参与到过程中。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在“十一五”期间,针对自主创新,政府还会有哪些动作?
王元:在税收政策上,过去一般侧重企业当年研发投入所支付的成本,现在不仅支持扩大企业研发投资,而且支持研发投资的长期性。
在政府采购这块,通过政府采购的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自主创新活动,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这和以往相比是个突破。
要防止盲目引进
新京报:自主创新会影响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吗?
王元:引进吸收再创新,也是创新。当然首先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仍然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中,要通过再创新培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一个措施是,要防止盲目引进,第二个是在重大工程组织中,形成再创新的机制。就是说,重大技术装备只引进一套。
新京报:自主创新归根到底还得靠人,在人才培养方面,会有哪些动作?
王元:我们现在有人才,很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舞台。“十一五”纲要(草案)一个很大的转变是,在国家科学计划、资金配置中,从过去只注重项目投入,转变为对人才、基地、项目三者合理的投入结构。本报记者吴学军
■难点
三张皮需要通盘考虑
中科院教授穆荣平认为,自主创新面临三难题
“自主创新有三方面的难题需要解决。”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教授认为,首先,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较弱。穆荣平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奖励政策上应进一步向企业创新人才倾斜。
穆荣平认为,第二个难点是,“科技、经济、教育三张皮不匹配。”一方面社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一些研究能力不强的机构想方设法争取研究生培养资格,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能力很强的机构招收研究生却受到名额限制。
穆荣平对此开出的药方是,将科技、经济、教育问题通盘考虑,一方面强化高层次研究、教育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在高水平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强化创新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分层管理,增强创新系统的结构张力。
“还有一个是创新文化缺失。”穆荣平表示,这是社会急功近利的表现,一时半会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需要长期大力加强道德体系建设,建立社会道德约束体制。本报记者王荟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话事
希望大家都买国产品牌
海
龙大厦销售人员小李:我们在向顾客推荐笔记本的时候,常常会说,国外的产品是贵点,但是人家的质量真的好。我觉得,要是咱们的笔记本能够又便宜、质量又好,那买家一定多。我觉得自主创新,就是让这些来我们这儿买东西的人,走的时候手里拿的都是国产品牌。
本报记者王荟
■数说十一五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35.3%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3.3%(预期),服务业就业比重35.3%(预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预期),城镇化率47%(预期)。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