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三口在病床前“捐”出角膜 |
患尿毒
症晚期的孙丽娜昨携父母一起签署捐献角膜同意书
“我们这辈子算是苦到底了,但希望自己的眼角膜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昨日上午,在市中心医院的病房,一家三口同时签署了角膜捐献同意书,其中的女儿孙丽娜因尿毒症晚期已多次接到病危通知。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家庭?他们怎么想到捐“眼睛”?记者走进病房并到他们的村镇探访,不时被一种朴素的情感冲击着……
同签协议一家三口捐角膜
“我们一家三口想把眼角膜捐了,你们能来病房一趟吗?”昨天是周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鑫将办公电话转到了自己的手机上,上午10时许,电话突然响起。记者和王鑫一起赶到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病房,打电话的孙丽娜正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父母陪在床边。“我们要捐眼角膜。”说完这话,孙丽娜的父母眼圈已经红了。“怎么想起捐角膜?”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家三口都不愿多谈,只是说:“没什么好说的,快点签协议吧,我们就想完成这个心愿。”
不幸姐姐倒在弟弟葬礼上
当王鑫向他们介绍捐献的具体事宜时,孙丽娜的母亲刘春兰哭着说起一家人的不幸遭遇。他们住在城阳区流亭街道赵哥庄,1993年8月,灾难突然降临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庭,刚刚初中毕业的儿子患上白血病,4个月后,病死在家里。在弟弟的葬礼上,孙丽娜突然倒在地上,随后被诊断为肾炎。为给儿子治病,这家人背了一身债,惟一收入就是当清洁工的父亲每月的几百元钱,孙丽娜只能呆在家里吃些中药维持治疗。去年6月,孙丽娜突然病重,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苦命家庭卖光家底救女儿
“只剩这么一个女儿了,不管怎样都要想办法救她。没她,我们两人活着还有啥意思。”刘春兰说,女儿已经是尿毒症晚期,必须不断接受透析才能活下来。她起初是每周接受三次透析,但父母将家里的电器、家具一件件变现,他们已很难拿出钱,她现在只能减为每周透析两次。每次透析前,孙丽娜都严重憋气、身体肿胀。要救女儿还有一条路就是换肾,刘春兰和丈夫都想捐,但五六万的手术费用只能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捐献角膜只为回报好心人
“我们在村里还有一处房子,马上要卖掉,这钱也会很快花光……”57岁的刘春兰白发丛生,伏在病床上不停啜泣。她说,女儿已经多次收到病危通知,她想在还清醒的时候完成心愿——捐献眼角膜。“其实想法很简单,人得有良心,这么多人帮助过我们,我们也得想办法报答。”女儿病重的日子里,村委和乡亲们曾多次资助这家人,当地的慈善部门也救助过。不久前,孙丽娜从电视上看到角膜捐献的节目,她当时就说想捐,父母两人也决定和女儿一起捐献角膜。昨天上午11时许,一家三口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了名。
●探访 白菜也是邻居送
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赶到城阳流亭赵哥庄村孙丽娜的家,她的父亲孙伟家正在家做晚饭。厨房里放着没吃完的面条,一个铁盆中盛着几根已经发干的咸菜,孙伟家忙着切一棵白菜。孙伟家说:“这就是晚饭,连这棵白菜也是邻居给的。”
“儿子走了,女儿又得这种病,天下的难处都让这家人遭上了。”村民王女士说,为给孙丽娜治病,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邻居们看着可怜,时常接济一些粮食和蔬菜。担心他一时想不开,村里们还派人看着他。
●说法 亲属间换肾手术易成功
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慎谦介绍,孙丽娜已经是尿毒症晚期,现在基本尿不出来了,因透析的次数不足,她经常发生严重的憋气、浮肿。对孙丽娜来说,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肾移植,经血液化验,双亲和她的肾脏匹配的可能性极大。而直系亲属间的换肾更安全,排异反应一般较小。肾移植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临床成功率较高,手术成功后,她就不用透析了,只需吃药避免排异反应。这种亲属间的换肾大需要五六万元。
●链接 捐角膜志愿者已有556名
据专家估计,我市的角膜盲患者近万人,这些人多数可以通过角膜移植而复明,但因角膜材料匮乏,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复明的机会。记者昨日从市红十字会获悉,加上孙丽娜一家三口,我市已经有556名志愿者登记无偿捐献眼角膜,其中八成以上是老人。聂向锋
王涛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