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政务要闻 > 时政评论 > 正文  
工人日报:不能将管理变成“创收”

青岛新闻网  2006-02-28 10:40:44 工人日报

  
 

  据近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日前透露,据初步调查,目前我国废品回收人员在1000万人以上,且多数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合法经营场地,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如此庞大的一支“破烂大军”,多数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合法经营场地,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这样的现实说明,对其实施有效
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们该怎样管理?在我看来,不能将管理变成“创收”,不能在如何收费上动脑筋。

  这样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事实上,一些地方借加强城市规范管理之名,行对拾荒者乱收费之实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比如,让拾荒者集中登记,收登记费;发给执照,收执照费;给他们配备统一的推车和工作服,当然,推车和工作服不是白给的,是要收钱的。在这样的“管理”之下,一些地方出现了“破烂王”大逃亡的景观,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拾荒者确实给城市的光鲜和繁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也由于从业者素质的良莠不齐,个别人顺手牵羊干起偷盗之事,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些当然都是需要规范管理的原因。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拾荒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计,其从业者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他们或失业,或年老体弱,更多的是一些进城找不到其它谋生途径的农民。许多人选择这个行当,实在是迫不得已。他们的工作给千家万户带来了不少方便,同时也造就了一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他们中大多数人艰难的生存现状,也值得我们同情和帮助。

  因此,有关部门要关注这个行业的规范管理,应该更多地从从业者的实际生存状况出发,从促使这个行业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立场出发,对拾荒者规范管理,别只盯在收费上,别从他们本已十分有限的收入上再“分一杯羹”。(马会东)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红网:建新农村重“输血”更要重“造血”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本能2:莎朗斯通性感依旧
新疆小伙商场跪地求婚
泰国名模Roma极限写真
让 座(图)
· “感谢女人”三八节送给女人的礼物!
· 环亚西文“现代英语”
· 6个月无限量免费英语课程!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4月8日开学
· 高薪诚聘!!清华IT联合5大企业
· 成人夜校 经典英语课程
· 中国青年可免费入住欧洲十国家庭
· 澳洲留学专本硕连读热招中
· 蜂蜜柠檬饮料-美女专用?
· 青岛银星院线最新影讯
·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班3月8日开学!
·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春季班正式开学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金时代-设计印刷广告代理
- 岛城小高层精品-温哥华花园
- 多家医院在线 为您解答疑难
- 海乐迪招聘启事
- 春节青岛海崂美食家宴(图)
- 新年入青岛网通宽带三重惊喜
- 祝福与分享—春节作品征集
- 第四届APEC技展会全面招商
- 海尔N60手机最值得购买
- 多条旅游线路供您选择!
- 东易健康牡蛎产品保肝解毒
- 春节我与父母过大年摄影征集
- 青岛e城通信息亭便民功能
- 售:热河路沿街网点(可贷款)
- 交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
- 2006青岛两会新闻网专题
- 青岛记者团风情蓉城行
- 春节旅游线路尽在旅游频道
- 专栏:韩国媒体眼中的青岛
- 专题:2005青岛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