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胶南市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只见云淡风轻、山青水绿,一幢幢花园式别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怡然自得的老人,手舞足蹈的孩童,整洁优美的街巷,一派山水田园风光。
民富、村美、风正的“小康文明村”,活生生地摆在人们眼前。
画家村·
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
地处胶南偏僻位置的大泥沟头村,几年前还是一个村民靠卖粮卖菜维持生计的小山村,而如今却凭借着引入的油画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达尼画家村”。
事情要从2003年7月投资1000万元的青岛绿泽画院落户大泥沟头村说起。
绿泽画院的创始人董文杰最初只是和丈夫两个人在青岛做画卖画,后来一些画友加入,逐渐在两人周围形成了一支画家队伍。随着人员的不断扩大,投资成本、创作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支队伍很难在大城市生存下去。董文杰决定到农村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而这,正与想通过引入文化事业构建和谐农村的大泥沟头村不谋而合。就这样,董文杰和丈夫在考察了众多地点后,把“根据地”放在了山清水秀的大泥沟头村,成立了青岛绿泽画院。
画院成立后,胶南市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的6人驻村工作组,帮助画院尽快发展。胶南先后投资800多万元为其进行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为尽快做大做强绿泽画院,大泥沟头村低价将画院前面一块50亩土地出让,支持画院建设美术学校。此举激发了画院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就在土地出让签约的当天,绿泽画院投资900万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具有中专办学资质的青岛绿泽美术学校就全面开工建设,今年下半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内实现招生500人,3年内将力争达到艺术学院的教学水平,实现招生1000人。与此同时,二期1万平方米的画室楼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画院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成为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仅仅两年多时间,绿泽画院的画师就从当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人,建成了画家楼8000平方米,画家别墅38幢。整个画院无论是规模还是出口创汇额,均为江北之最。
小康村·奠定农村综合发展基础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经济尤为重要。
随着绿泽画院的入驻,大泥沟头村又吸引来松泉郊游度假村、绿野置业有限公司和松泉疗养院等多个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投资总额近亿元。这些项目的到来,不断拓宽着大泥沟头村增收致富的道路。
画师、画工到绿泽画院后,居住生活主要在村子中,于是村民们纷纷从事起了饮食、住宿、澡堂、理发等三产服务行业。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做房东,对外租赁房屋287间,光靠租房一项年收入3000元以上的就有十多家。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只有300多人的小山村现在仅商店、饭店、澡堂、电话超市等服务业户就超过20家。村民王承强家的电话超市每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他还出资2万元帮助3户贫困家庭开办起日用百货店,每户年均收入达到2.7万元。
现在,绿泽画院月出口油画近2000幅,作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有了强势的油画产业做后盾,大把大把的外汇被大泥沟头村收入囊中。据统计,2005年,该村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81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3元,其中来自三产的收入占六成以上。
绿化村·全面恢复自然生态
大泥沟头村背山望海,绿水环绕,山林资源丰富,特别是松泉山植被茂盛,苍松翠柏绵延不绝,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虽然深谙靠山吃山的道理,但是大泥沟头村两委一班人却很清醒:依托生态资源求发展,不是吃老本消耗资源,而是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正如村党支部书记张财金所说:“能种粮的地,全部种粮;不能种粮的地,全部种树。780亩耕地和1600亩山林,俺们都保护得很好。”
为保护山林资源,大泥沟头村制定了护林防火规章,凡有违反者,处罚绝不留情。村里还有条“铁律”:任何人不能上山砍一根树枝子!如今,全村五个山头、十余条山沟、几十处山坡,见不到裸露的山地;柞树、刺槐、连枣、黑松等漫山遍野。
为深入挖掘松泉山的景观内涵,大泥沟头村现在正利用农闲时间对环山道路进行拓宽、整修,对山内观光道路、木栈道等进行完善,开发新的景点,添置必要的设施,以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尽快实现总投资120万元的松泉生态观光园农家饭庄、总投资300万元的松泉大酒店和总投资150万元的金泽园宾馆的正式运营,让人们既能在画家村玩,又能在画家村吃住,实现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一个“文化生态”品牌,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村。
如今的大泥沟头村,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办公楼、标准式的别墅楼、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处处涌动着经济建设的春潮,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大泥沟头村人正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着一个民风淳朴、生机盎然的新农村。周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