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青岛保税区在“保税物流园区”开始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争创“保税港区”和加强专业市场建设作为新一年的重要突破点,以不断扩大青岛保税区功能、政策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度。
据悉,在青岛保税区2006年提出的深入推进一项指导性工作、三项战略性重点工作、三项基础性工作、三项突破性工作的
“1333工程”中,一项引人注目的工作目标是,加快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一体化建设,争创包括全部前湾新港区在内的区港一体化的“保税港区”。目前,以争取设立这种保税港区、建设自由贸易区为最高层次、最高发展形式的规划正在进行中,以争取尽快完成“青岛保税港区”申报方案并向国家申报,争取国务院联合验收组尽快对青岛保税港区完成实地评估。据了解,年内前湾招商国际码头一期两个集装箱泊位将有可能投产,示范性地实现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配套集装箱码头的无缝连接。
这一新的发展目标,将在目前青岛保税区发展的良好基础上,形成原有的保税区、刚刚开始运营的保税物流园区,已建和在建的前湾港区,以及周边腹地的保税区分区、区外园区等多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大大强化青岛港区的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增强保税区贸易、货物集散等辐射能力,实现对外开放的跨越式发展。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保税区将围绕“形态开发高标准、服务管理高效率、项目引进高层次、企业经营高效益”的目标,完善配套青岛保税物流园区相关政策,重点发展壮大区内物流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为青岛、山东及沿黄流域提供强大的物流支撑体系。为此,将重点招引从事国际商品采购、配送及分拣、分销的跨国采购中心,从事国际中转、快速集拼和国际联合快运业务的国际航运集团,从事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和临港增值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广泛延揽客户,搞好项目跟踪,争取与园区签订合作意向书的马士基、铁行渣华等10余家船务公司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入区经营。
与此同时,保税区今年还将推动要素市场建设,打造国际物流发展载体。以创建国际交易市场为主体的橡胶、矿权、棉花、建材、矿产、纸浆等要素综合市场体系为目标,重点建设青岛橡胶国际交易市场、青岛矿权交易所、青岛保税区棉花交易市场三个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要把橡胶国际交易市场建设成为进口天然橡胶的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及中国最具特色、世界知名的国际化交易市场;发展矿产交易所,建设中国矿业资本市场,打造中国第一家常年矿权交易和矿业资本的运营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矿业资本市场,推动全国首家“矿权交易所”的运营;发挥棉花占全国进出口量40%以上的优势,以进口棉为依托,以开展棉花现货交易为重点,通过业务的逐步开展,完善市场配套功能,促使保税区成为棉花国际分拨中心。
(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