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发: 纤纤青丝飘出国门
“靠假发起家,靠针织业发家”是青岛即发集团成长轨迹的真实写照。目前,即发集团的假发系列产品远销美国、德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出口创汇近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44%,其中男发块完成34.8万顶,销量占欧美国际市场的三分之
一,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即发纤纤青丝何以飘出国门,长盛不衰? 变废为宝的创造
即发靠针织业已创造了辉煌成就,何以还要从事相对薄利的假发生产呢?“假发是民族工艺品,也是我们即发的传统产业。我们有责任将其不断地发展壮大!”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对假发产品情有独钟。
以前,剪下的头发经常被人当作垃圾扫地出门。一些精明的即墨人却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他们通过“针换头发”,然后进行简单加工,按照不同的规格尺寸,梳拉成把,制成“档发”,通过外贸部门出口,供假发生产使用。1955年秋,龙泉镇石泉头村的7户个体假发加工户联手成立“即墨档发加工合作社”。这就是即发集团发制品厂的前身,产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从此,即发青丝开始飘出国门。
1968年,即发由于档发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之冠,顺其自然地成为全国发制品行业的中心。当时,即发拥有档发加工点60余处,档发加工人员5000余人,年发产量1000吨,产值940万元,变废为宝,小头发做出了大文章!
自主创新的革命
即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即发人善于在逆境中迎难而上。通过自主创新,即发成就了假发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1971年,正当即发档发产品蓬勃发展时,却由于人发少导致产量急剧下降。1973年,日本研究出化纤发,更使即发雪上加霜,唯一的档发产品经受着从高峰到低谷的煎熬。面对困境,即发人没有退缩,决定变以前“一厂一品”为“多品多种、多专多业”,以品种求发展。于是,即发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实行结构调整,很快开发研制出手勾假发和配件,企业起死回生。自1982年开始,即发先后开发生产出珠子发网、法官帽、人发曲曲发、化纤曲曲发等产品,逐步形成高档化、系列化产品结构,其产品连续两届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牌。
通过自主创新,即发自己“革”了人发的“命”,走上了人造假发之路,假发工艺进入了以假乱真的境界。如今,即发已发展起10余个专业生产公司和5000余人的厂外加工网络,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出口生产基地。其中,工艺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高档男发块订货量正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其年产量已达30多万顶。
诚信经营的本色
即发在变———变废为宝,自主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但有一样没变,即永葆诚信经营的本色。
“一顶手勾精细的男发块,需经过200多道工序,高达10个工作日。但即发时刻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拿产品质量开玩笑。因为‘百年基业,诚信为本’。”即发集团主管假发生产的副总经理战波介绍。
做事先做人,诚信当为先。两年前,一外商急需一批假发产品,希望一个月内交货,按照即发当月产量,一个月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但考虑到客商的难处,即发人依然接下订单,马上组织人员加班加点生产,结果提前十天把产品发到了客户的手上,外商感激地直说“OK”。
即发的“和气”赢得了广泛的“人气”。即发集团通过“诚信文化”与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6家外资企业兴办了20个项目,累计合同利用外资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张正杰吕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