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发展农村文化经纪事业调查 农民看演出找不到剧团,剧团想演出却找不到观众,就在许多地方为找不到抓手来解决这组矛盾而苦恼时,浙江富阳依靠那些随农村演出市场而生的农村文化经纪人,盘活了文化消费的买卖双方。政府不花一分钱,照样建立起绚丽多姿的新农村
文化大舞台。 “引”戏下乡的农村文化经纪人
春节前几个月开始到现在,70岁的张美英老人一直都没闲过。
作为富阳市最老牌的农村文化经纪人之一,年前年后这段时间里,张美英一直忙着在“为剧团找观众,为观众找剧团”。记者看见她时,她刚刚给当地一个需要演出的偏远山村联系上邻县的一个绍剧团。
“我年轻时在富阳剧团工作,常年在各地跑演出、卖票,因此跟各大剧团很熟,跟农村里人头也熟,所以在双方之间联系起来都很方便。”据张美英自己说,年轻时她常年挑着铺盖随剧团走乡串户,足迹曾踏遍了富阳的各个角落。
“以前农村里没有娱乐活动,剧团去了非常受欢迎。现在农村里人们看电视看腻了,剧团去了也非常受欢迎。”说起农村文化经纪人这个行当,张美英将它概括为两句话:一是自娱自乐,二是给别人带去欢乐。
在富阳,和张美英一样的农村文化经纪人至少有42人,当地人已逐渐把他们认同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农村文化经纪人长期跑演出,在农村和剧团拥有庞大的关系网,从事农村文化经纪工作具有先天优势。”富阳市文广局副局长庄孝泉介绍说。
当然,农村文化经纪人在给农村送去演出的同时,自身也获利颇丰。按当地农村文化经纪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演出联系成功后,文化经纪人每场收取演出费用的8%-10%作为中介费。“一年能联系几十场演出,收入在两三万元。”张美英说。
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4年富阳全市共上演各类文艺演出1240场次,2005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500余场次。在富阳各地农村红红火火开展的演出中,由经纪人通过市场手段运作的占了绝大多数。
经纪人长期深入农村第一线从事文化艺术的生产和经营,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方便农民文化消费,活跃农村文化活动,有着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富阳市文广局文化文物市场科科长金瑶环说:“在这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背后,政府没有补贴一分钱,所做的只是对农村文化经纪人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和引导。”
采访中,一些文化界人士认为,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当前许多地方都在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由谁来当“抓手”的问题。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农村文化供需的根本矛盾却没有得到解决。
“富阳抓住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培植在文化市场洗礼中应运而生的文化经纪人队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庄孝泉说。一方面,剧团如果绕开文化经纪人直接跟村子联系的话,会影响到演出档期以及路线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碍于山区农村的偏远,大经纪公司往往顾忌成本高、利润薄而不愿意介入。“因此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经纪人是具备生存土壤的。”
农村文化经纪人王金良这样对记者说道:“农村文化经纪人主要解决了演出的供需问题。村子里想演戏要联系剧团,怎么办,找文化经纪人。剧团要价高,村子里则要求剧团质量好价钱低,怎么办,找文化经纪人。”
在富阳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件事,足以说明农村文化经纪人的“牛气”。作为富阳当地唯一的专业剧团,杭州越剧三团去年全年演出场次达到了292场,剧团并不存在无戏可演的问题,该团副团长夏富笙却依然希望能够“傍”上农村文化经纪人。“希望文化经纪人在农村营销推广剧团的时候,能首先把我们这个剧团推出去。”夏富笙说。
经纪人队伍尚需引导和规范
“一开始就我一个人,后来王金良加入进来,现在人越来越多了。”张美英这样对记者形容当地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的迅速壮大。也正因为如此,对经纪人队伍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成了当地文化部门急于解决的一个问题。
“毕竟现在的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还具有很强自发性,业务水平上也是参差不齐。”金瑶环说。为此,2005年,富阳市有关部门召开了4次文化经纪人座谈会。
“我们还对现有农村文化经纪人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取得演出经纪人资格,将民间文化经纪人纳入文化市场管理范围,其中已经有6个人取得了浙江省文化厅颁发的文化经纪证书。”庄孝泉说。
据记者了解,富阳市还拟于近期成立文化经纪人行业协会,以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互助和行业自律。
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缓解农民看戏、剧团演出的供需矛盾,同时也为了弥补农村文化经纪人的不足,2005年富阳市政府还举办了“富阳市2005年农村演出业务供需洽谈会”。
庄孝泉说:“那是浙江省首个演出业务供需洽谈活动。当时我们邀请了25个专业和民间演出团体,230多个演出需求村的代表,以及10多位文化经纪人参加。期间有61个行政村当场就与10多个剧团达成了演出意向。”新华社记者方益波张道生(新华社杭州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