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16日《南京晨报》报道,昨天召开的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全市二级以下近200家医院全面实行“药房托管”试点,即将医院药房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仍属医院,将经营权和管理权交给医药公司托管。这样一来,医生在看病时完全和医药代表脱离,既杜绝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和乱开
处方现象,又相应的减少了患者的药费支出。 这种“药房托管”模式,虽然将医院药房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但由于所有权仍然属于医院,所以很难让药价虚高现象降点火。 按照这种托管模式,托管药房一方的利润和医生的处方仍然联系紧密,医生的大处方越多,药房的利润就越多;药房的利润越多,返还给医院的越多。同时也很难让医生和医药代表脱离,只不过让医药代表在“公关”时多了一道关口:医药代表先“公关”药房,然后再“公关”医生,这种多出的“公关”成本最终也会摊在患者身上,药价岂能不高。 既然实行“藕断丝连”式的“药房托管”难除“病灶”,还不如用“猛药”治根,实行“快刀斩乱麻”式的“医药分家”。医药一旦分了家,没了彼此的裙带和血缘关系,也就没有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但医药代表不会去找医生,医生也不会乱开大处方,很多医疗腐败问题迎刃而解,药价虚高也自然不会出现。因此,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让我们还是期待着政府用“猛药”解决。徐经胜(安徽职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