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信息产业部整治电信企业乱收费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仅新华网就有500多位网友在相关新闻链接后发表言论,积怨已久的广大用户盼望有关部门的强力监管。
莫名其妙的收费账单
在北京联通公司西单营业厅,钟先生拿着刚打印出的手机通话清单,越看越气愤:“几乎所有发出
的短信都被收费两次”。
在钟先生的话费清单上,记者看到几乎每个短信都是“双胞胎”,发向同一号码,但时间仅间隔几秒,有些甚至完全重合。“这明摆着是多收费”,钟先生说要不是因为欠费停机根本想不到要来查话费清单,而联通公司的解释是网络拥堵造成的。事实上,很多手机用户都对账单上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表示不解,但由于金额较小,也就不去理会。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检查手机话费清单,如有异常应及时投诉。
除运营商网络及收费系统的差错给用户带来不易察觉的损失外,SP(增值服务提供商)有意设置的短信陷阱也给众多手机用户带来了损失。北京杨小姐告诉记者,在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期间,她曾发送短信竞猜熊猫乳名,结果收到两条相同的收费短信并显示一条一元,杨小姐认为节目中只说发短信收费并未提及用户将收到收费短信,这是典型的强制收费行为。
事实上,随着手机用户的突飞猛进,电信乱收费现象已成损害全民利益的杀手。根据中消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电信投诉高居服务类项目第三,其中对价格的投诉比2004年上升了13.1%。由于电信消费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消费者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稍不留神就会卷入短信陷阱或乱收费的怪圈。
据了解,在信息产业部公布的重点规范内容中,提供包月类、订阅类、短信竞猜类短信息服务时,未经用户提出申请或者予以明确确认,强制向用户收费的行为以及未明示收费方式和资费标准的行为均属于违规,而其它擅自更改用户收费方式或资费标准以及强制收费的行为也被禁止。
整治连续剧频繁上演
对于信息产业部整治电信资费,业内人士认为,信息产业部近几年一直颁布整顿措施,但是,在一轮一轮的整顿背后,仍是居高不下的电信投诉。
信息产业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新闻处处长王立建表示,电信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时期,出现问题是必然的,而信息产业部任何一个措施的颁布都是经过了长期的考察调研,目的不是要把企业管死,而是进行适度调控。
诺盛电信咨询分析师韩小冰则认为,从以往经验来看,信息产业部发文后,运营商会采取一些措施清理违规的SP,但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现象。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信乱收费现象不得根治的重要原因是触及运营商的利益,如今SP的控制和管理权在运营商,运营商受利益驱动,对违规SP的处罚力度不够,大多数只是罚款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接入服务,这使得违规SP有恃无恐,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运营商品牌建设应重视
业内人士认为,整顿通信资费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商的极积性。运营商加强监管SP并严格自律,方能为其品牌加分,但在目前电信业垄断的市场状态下,运营商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积极维护品牌信誉。
现阶段,由于电信投诉缺少细分并难以判断责任,运营商、SP、甚至二者伴生造成的电信乱收费往往混为一谈。SP与运营商的关系是SP借助运营商的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短信订制、彩铃等增值服务,收益二者分成。事实上,众多短信陷阱来源于SP,但由于运营商与SP之间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并且运营商是最终的品牌载体,普遍用户往往将遇到的资费问题责任统统归于运营商。最终,无论是SP的责任还是运营商自身的责任,这笔糊涂账的埋单者都是运营商的品牌,如处理不当,运营商将在电信资费的乱象中损失大量无形的品牌信誉。
在不久到来的3G时代,增值服务无疑将更为普遍,外国运营商也将挤进国内市场,到时国内运营商的品牌积累将决定其在3G时代的命运,而品牌信誉的建设与维护到那时才被重视显然为是已晚。
业内人士认为,除加强自身网络的建设外,运营商在解决资费投诉中最大的投入应是服务,服务的质量决定了矛盾能否最终化解。在投诉电信资费的背后,是消费者对运营商品牌化服务的诉求,更多的用户不单纯为了索赔金额,而是要讨个说法,并争取到以用户利益为重的品牌化服务。(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