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大肉与小笼包 □李魏
王小帅上个周末担任某电视台柏林电影节中国评论员,将无名好电影比作小笼包,商业大片是大鱼大肉。以推介各色“小笼”见长的柏林电影节对于擅做“小笼包”的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有知遇之恩———《十七岁的单车》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其实
不只王小帅,李安、张艺谋两位如今视烹饪大鱼大肉为己任的导演(李安的《断臂山》例外),也都曾是柏林电影节标志小笼包的专业生产商。但是,但凡小笼包做得好些的“伙计”总是想尝试成为料理大鱼大肉的烹饪大厨,毕竟,如王小帅所言,观众只有对大鱼大肉腻味了,才会想去尝一尝味道清淡的“小笼”。更何况,若偶有款爷儿慕名前来甩下数亿“肥钞”,只做得屉“土包子”上桌,不烹上道上得台面的中西皆可用的大餐,乞不愧对了人家的一番盛情。 可这做小笼包容易,烹大鱼大肉难。难就难在口味的掌握,原先贾樟柯说他的小笼包只是为自己做的,别管它甜淡咸,自己吃得顺口便是好的,可如今情形变了,独立电影人有了固定的“投资购买商”(据说贾樟柯与极力扶植第六代”导演的“上影”就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便不应只顾及个人的喜好,要想把买卖做大,就得迎合他人的口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鱼大肉的烹制显然比小笼包来得更加复杂,或者说大鱼大肉的诸位食客的口味显然要比“狗不理”爱好者更为庞杂和挑剔。
所以,原先我们是会原谅在这样复杂的嬗变过程中一不小心迷失了个人独特口味的那位“大师傅”的。在他终于按捺不住“恶毒”地发出攻击———不喜欢他做的食物的人只是因为自己不够干净———之前。
而话又说回来了,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看到国产的小笼包与大鱼大肉同堂亮相,的确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说实话我对所谓的畸形恋情主题并不欣赏,包括李安的“小笼包”回归之作《断臂山》(同性恋),也包括年轻女导演李玉的《红颜》(母子恋),但是还是盼着彭浩翔杜汶泽的转型“小笼包”《伊莎贝拉》(父女恋)能够擒只熊回来。
冯小刚原先做的连小笼包都不是,撑死了算是一碗地道的北京豆汁儿,可是一转身他就倚靠其堪称大鱼大肉的处女作《夜宴》到柏林摆了一桌,还没全吃,只尝了凤毛麟角就把人家给震了。不知道张艺谋和陈凯歌两位大厨怎么想,我却委实替二人捏把汗,《无极》就不必说了,有《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前的老谋子这一次还是“不正经”,要用周杰伦演什么个性角色,先甭管适不适合,单是周董那张想笑笑不出的脸和半生不熟的演技,就叫人对《黄金甲》没了信心。倘若三人的这一翻较量,最终却是小笼包都没做过一屉的“土产”冯小刚胜出,真不知是该为冯氏的成功转型鼓呼,还是该为一将难求的中国主流电影困境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