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求职者形容人才大集是鸡肋:“不赶怕丢了什么,来回奔波,花费很大,闷头瞎撞,一场下来,扔下了几份简历,就为广种薄收,轰轰烈烈的人才大集似乎正在沦为一种挤摊和扔简历的形式,当然也不能排除个别遇到好运气的可能,所以千里迢迢,为的就是这一线希望。”一些大学生告诉记者。
烟台某高校的一位
班主任告诉记者,去年他带的毕业班六十多名学生中,八成以上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企业来学校主动“订购”找到工作的,赶大集找到工作的并不多。
许多企业也同样把大集看成鸡肋:“被黑压压的学生挤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收简历都应接不暇,坐下来详谈可能吗?所以,摊位前的热闹只能称得上是流通量,那些公布的所谓的达成初步意向,只是将企业收到的简历数统计一下而已。”一些企业的招聘代表回答记者时更为坦白:组织方让来,企业能拒绝吗?反正来了不吃亏,招不到人,显示一下实力也好,权当做广告。
人才大集上,真正想招人的还是那些中小企业,他们没有能力到外地高校招聘,“也只能在大集上见到如此多的大学生,并不奢望名牌大学的,只要肯来,我们就留”。一家小型酒厂的厂长每年都亲自上马,然而令他无奈的是,尽管每次都最后一个离场,可是还是招不满员,就算能够留下几份简历,多数也是在大集里见了一面后便再无音信。
据了解,今年一些城市人才大集的人数规模都比往年大,在河南某地组织的人才大集上,成千上万名应聘者将栏杆都挤断了,人踩着人去购门票,外面舆论却只有一个字:“火”。好像“火”就是“好”的代名词,而其中的冷热酸甜,只有学生们自己知道。
为什么鸡肋还能一年比一年火?一位业内人士道出实情:许多人才大集都要收门票费、摊位费,还有资料费、复印打印费,中午还要在场里提供很贵的午饭,算下来,一场大集怎么也赚个几十万。而且,大集办得越火爆,社会反响也越大,名利双收的事,谁不愿干?
一位企业负责人坦率地说,不否认多数组织者牵线搭桥的初衷和好意,但不要忘了最终目的,如果人才大集粗放得连交流的机会都没了,那就连鸡肋也称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