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平度市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去年以来,该市新安置就业人员8万多人,全市企业安置就业人数达到17万人,失业率一直保持在2.5%以内,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和农村的双重就业压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是扩大就业容量、实
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出路。该市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带动之路,高标准规划建设华侨科技园、农业试验区等公共园区,完善提升经济开发区、同和、香店、南村等综合性园区,打造仁兆蔬菜、明村橡胶、田庄铸造等特色园区,努力构筑经济发展和安置就业的载体,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就业集中的城区、平南、平西三大工业板块。近五年来,该市累计引进并实施境外投资项目927个,实际利用外资10.16亿美元,内资项目1658个,实际利用内资165亿元。目前三大板块已聚集企业874家,安置就业7.5万人。同时,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电子家电、汽车配件、机械铸造、橡胶化工、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安置就业人数占全市的60%以上。其中麒麟电子、三统万福、三元色服装、裕龙食品等10多家内外资大企业用工过千人,成为该市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五年来该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1880户,新发展民营企业2296家,全市自主创业并通过自主创业吸纳安置劳动力5万多人。在民营经济数量增加的同时,一批深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抓技改、上项目、扩规模、搞合资的热情高涨,民营经济在整体上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去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分别达到1.69万元和134.6万元,比五年前分别提高6.3%和83%,规模的扩大净增就业人员1.6万人。光明轮胎、宏泰铜业、北苑家具、天祥食品等一批民营龙头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安置就业的新兴力量。
完善改制政策安置就业。在推进企业改制过程中,平度市进一步完善企业裁员机制,尽最大努力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全市“十五”期间列入改制任务的318户企业,有115户实行了出售改制,重新安置职工上岗6500多人;筹集资金1.8亿元,逐一理顺职工工资、集资、劳动保险、经济补偿金等劳动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扶持弱势群体就业。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岗位开发补贴、养老保险补贴、工资补贴、自主创业减免税费等促进弱势群体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4045”等困难人员安置力度,共安置有求职要求的“4045”等弱势群体就业人员3841人。他们还探索开展劳务代理业务,帮助自谋职业人员缴纳劳动保险,保管档案及党团关系,为他们安心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解除后顾之忧,现已为1.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办理代理业务。
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平度市技工学校近年来投资1500多万元,新增校舍1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由“十五”初期不足1000人扩大到3500多人,年培训5000多人,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重点技工学校”和“国家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全力打造“双元制”职业教育品牌,采取“学校+企业”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技术农民。全市实施“双元制”办学的专业增加到15个,年招生能力达到2000多人,形成平度职业教育发展的鲜明特色。此外,该市积极争取青岛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政策扶持,每年计划培训1.5万人,扶持培训费用420多万元。五年来,全市共开办各类培训班400余期,技能培训城镇失业人员9000多人,职业指导培训2万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多人,有效提高了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
建设劳动力市场服务就业。“十五”期间,该市投资450多万元新建了市劳动力市场,建立了31个镇(街道、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实现网络对接,全市形成以青岛市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平度市劳动力市场为纽带,镇(街道、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基础,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上下贯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网络体系,为城乡统筹就业发挥了便民服务的作用。近年来,该市共为1400多家企业办理了用工登记,发布用工信息1860多期,举办大型劳务交流洽谈会500多次,安置城镇失业人员30519人,安置农村劳动力46062人。
(李培强 邓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