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大熊猫祥祥正舒服地躺在斜坡上打盹,手里抓着一节自己采下的新鲜嫩竹。一有人靠近,它会恼怒地驱逐不速之客。”昨天,中国卧龙大熊猫保护中心科技员刘斌说。
祥祥是首只接受野化训练的人工繁殖大熊猫,2003年到昨天,训练获成功。“看到祥祥变凶猛,我们挺开心。”中心高级工程师汤
纯香说,今后,会让更多大熊猫野化,保护物种。
独自经历2年野外生活
2003年7月上旬的一天,祥祥被刘斌送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家,告别孪生兄弟福福,告别它已熟悉的“饭来张口”的生活。祥祥肩负着一个重任:作为国内首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接受野化训练。
为什么选祥祥?
中国卧龙大熊猫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汤纯香说,祥祥和福福分属孪生,身体状况相似。祥祥去野化,福福继续留守人工饲养,能和祥祥时刻对照。
祥祥的新家在中心西北部的仿野外环境放养场,很大,有20多万平方米。主要是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
这一天,祥祥1岁零8个月,相当于人类的六七岁。
这样一个“孩子”,从人工饲养被孤零零地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吃找喝,工作人员不担心吗?
“不担心。”汤纯香说。其实,中心为了祥祥能更快适应环境,特地在它新家种了很多竹子,“所谓放养,不意味着完全馓手不管,我们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时刻监控祥祥。”汤纯香说。
就这样,祥祥在野外生活,一住就是2年。
从满身草虱到享受生活
放养初,由于年纪幼小,自身免疫也弱,加上不会自我清洁,祥祥身上一度长满了草虱之类的寄生虫。
“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要忍住:一定要让它自己搞好个人卫生。”刘斌说,考虑到一开始自己找食困难,放养初期我们会给半人工辅助,每天提供祥祥几顿窝头,以补充适当的营养。
“祥祥是大胃口,几顿窝头远远满足不了。那时,它每天只顾玩耍,根本没有自己觅食的行为。不多久,它挨饿了。但它硬是没吭声,忍了。”刘斌说。
一段时间后,在一次考察行动中,研究人员听到了祥祥掰竹笋的声音———那是几个月来最美妙的声音。
刘斌忍不住要回忆那一刻:那次,观察完祥祥的生活状况后,我们刚要离去,突然听到了清脆的“喀嚓”声,是掰竹笋的声音!我们一回头,看到祥祥自己掰下了一只竹笋,正津津有味地嚼着。
“当时,大家很激动,这表示祥祥有自己采食的意识了。”刘斌说。
之后,祥祥的采食能力突飞猛进,它还找到了窍门。现在,它知道什么季节,该吃什么竹子,冬末春初吃嫩竹,夏天要吃些竹杆,甚至连什么部位最好吃它都一清二楚。
“一年半后,祥祥已能自己觅食,营养搭配得也很好,不仅吃活竹,还吃枯竹、半叶竹。因此我们完全停止了食物供给,”刘斌说。
这个时期,研究员们可谓惊喜不断,不久,他们又发现了祥祥给自己做的小窝。“现在,祥祥会根据环境季节的变化,不停搬家,直到找到最舒适的位置为止,它还是很懂得享受生活。”刘斌说。
“我们被赶出来,却感到无比快乐”
至今,祥祥接受野化训练已将近3年,从小孩子长到小伙子。刘斌也一直照顾了它这么久,两者感情甚笃。直到去年年底,刘斌竟被祥祥驱逐了出来。不过,刘斌倒不介意,还快乐得不得了。
他描述:当我们靠近祥祥的活动范围时,祥祥突然一反常态,不但没有逃走,反而恼怒地驱赶我们,“我们当时都先一愣,但马上就都意识到这是个好现象,表明祥祥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刘斌说。
他说,现在,祥祥的警觉性变得非常高,一有风吹草动,它会马上机警地看看四周,甚至迅速地爬树逃走。今年开始,祥祥到了发情期,容易暴躁,工作人员不敢靠近它,生怕惹怒祥祥。考察时也都和它保持30到50米的距离。
刘斌说,每当祥祥变得焦躁、兴奋,或从树上爬上爬下,或在地上滚来滚去时,我们就尽量不去靠近它,以免“自讨没趣”。
“如今野化的祥祥不再笨重有加,灵活不足,十分贪玩,它的‘身手’明显变快许多,无论是采食还是筑窝,动作都越来越娴熟。有时我们刚看到它,一转眼它就蹿上了树,速度快得我们都反应不过来。这是野外生存的需要,只有速度够快,才能在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逃脱。”刘斌说。
他说,还有,祥祥已不再像人工饲养时那么贪玩,它注意到在野外生活需要保存体力。这样,每天除了觅食、休息、进食,祥祥基本没什么活动。因为野外环境以斜坡为主,地势平坦的地方很少,它总是尽量寻找平衡点,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节省体力。
对话 祥祥将会有个伴
中国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汤纯香
记者:首只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化成功意味着什么?
汤纯香:野化大熊猫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祥祥野化成功说明目标已经达成,今后野化大熊猫将成大趋势,更多数量的大熊猫将被放归野外。我们能通过人工养殖源源不断地向野外输送大熊猫,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必将越来越多。这样,大熊猫这个物种能在地球上较为长久地生存下去。
记者:最原始的野生大熊猫是肉食性动物,十分凶猛,人工饲养大熊猫放归自然后,会不会又回复到当初的状态?
汤纯香:不会,物种进化不可逆转。大熊猫的老祖宗食肉,但经数百万年进化,自然界的物种选择、自身的遗传变异,都使大熊猫的基因发生了变化,目前大熊猫的遗传基因已基本固定下来了,杂食性,保留了肉食动物的消化器官和牙齿,不可能再回到原始的肉食状态。
记者:祥祥后,近期还会进行类似野化训练吗?
汤纯香:有这个打算,但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2006年我们会考虑替祥祥找个伴,再放养一只雌性熊猫,看看它们在野外能否自行繁殖。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