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住在青岛 > 新闻中心 > 楼市资讯 > 正文  
2005年中国房地产界百强开发企业研究报告全文

青岛新闻网  2006-02-08 15:13:43 中新社

  
 

  ■序言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2004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了2004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房地产行业内企业界、专家学者以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应社会
各界的要求,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再次启动了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本次研究旨在:客观地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整体状况和最新动态、科学评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发掘介绍房地产行业中在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方面优秀的企业群体;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向全社会提供行业基础信息,促进房地产开发资源的优化组合,展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品貌。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历时半年,通过对中国主要城市优秀房地产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企业规模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依据TOP10研究组自成立以来,收集和积累的中国房地产优秀企业的数据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数学模型,定量计算2004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指数,从而评价产生了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

  一、研究综述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以2002-2004年房地产业务平均营业额2亿元为入选门槛值,以企业的开发规模与经营业绩、成长性和开发潜力、房地产企业基本面和盈利能力等为着眼点,对全国500家入选的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规模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三个方面的1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出入选房地产企业的综合实力指数,得到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百强。在此基础之上,TOP10研究组针对房地产百强企业的规模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分别评价出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之规模性TOP10、盈利能力TOP10和成长性TOP10企业。研究结果显示:

  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已有7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

  中国房地产行业在2002-2004三年间实现了高速发展和规模化扩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2002年的7736.42亿元增至2004年的13158.25亿元,增幅高达70.08%;商品房施工面积从2002年的9.28亿平方米增至2004年的14.05亿平方米,增幅达51.42%;各项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全面大幅上扬,尤以商品房销售额为甚,2004年商品房销售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375.71亿元,增幅高达81.35%。

  中国房地产行业所处的大开发时代迅速造就了一批超大规模企业。本次百强企业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性10强企业的总资产共计1298.82亿元,其中,中国海外发展和北京天鸿集团的总资产超过200亿。 规模性10强企业的施工面积总计2270.59万平方米,占据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1.62%的份额,其中,中国海外发展和万科企业股份的施工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总计726.51万平方米,占据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1.71%的份额,如万科企业股份的竣工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2004年房地产行业内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百亿企业”。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百亿”,是指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房屋已交付使用,完成经营结算后,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调查数据显示,百强企业在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布为,10亿元以下的占49家,10到30亿元的占35家,30到50 亿元的占9家,50到100亿元的有7家,没有一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真正超过100亿元。

  百强企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时期,且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百强企业整体处于一个高速成长的时期,只有部分百强企业增长缓慢。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在3050%和5080%的百强企业最多,各占23%和21%;此外,分别有7家和8家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在80100%和100%以上,但也有1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负增长。在房屋销售面积增长率上,百强企业较多的分布在1030%和3050%之间,各占23%和22%。

  成长性10强企业的成长速度更快,平均主营业务增长率达到92.84%,比百强企业平均水平高出近39个百分点;平均房屋销售面积增长率为70.66%,比百强企业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土地储备面积合计共5000万平方米,规划项目建筑面积储备总计约5300万平方米,体现出成长型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但是,多数成长型企业在规模性上并不占据优势,要在市场中把握住机遇,获得更快的增长,就要在企业经营、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突破性。

  领袖级企业呈现“均好性”发展,其他企业的综合实力亟待加强

  TOP10研究组从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三方面来反映企业的“均好性”,即综合实力。本次百强企业研究表明,综合实力10强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均好性”。规模上,综合实力10强企业的平均总资产为145亿元,平均施工面积为290万平方米,平均竣工面积为85万平方米,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56.76亿元。成长速度上,综合实力10强企业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增幅高达51%,房屋销售面积平均增幅为31.3%。盈利能力上,综合实力10强企业的利润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占到了70%,总资产回报率为4%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达13.32%和10.02%。

  从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基本面看,整体的“均好性”有待加强。受益于2004年主要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良好表现和回报,百强企业在规模性和成长性方面均表现良好;然而,多数百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2004年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百强企业屈指可数,有多达29%的百强企业其利润总额还未能突破1亿元。百强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控制过快的规模扩张和成长速度,全力提升盈利能力,以改善企业自身的“均好性”结构,进入一个良性的“做强”阶段。

  二、百强企业整体状况分析

  房地产百强企业区域分布仍呈现不均衡性,华东地区数量激增

  房地产百强在区域分布上仍延续了2003年百强分布的不均衡性特点,受区域经济和房地产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占据了百强总数的82%。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分别占有27、37、18个席位。今年最显著的变化是,华东地区的百强企业数量激增,而华北和华南两大区域的百强企业数量却呈现减少的趋势,华中和西部地区的百强企业有一定数量的增加。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房地产市场表现。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从2003年的15.86%上升到2004年的18.63%,增长近3个百分点;而北京房地产市场占全国的份额则一直维持在12%左右的低水平。华东地区显然是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具吸引力区域,除上海以外,杭州、苏州、南京、宁波、青岛等华东二线城市也都吸引了大量房地产投资和跨地域开发的百强企业的进入。华中和西部地区也在释放其潜力,地区性房地产企业在与一些全国性跨区域开发商的竞争中扩大区域市场份额。

  百强企业经营业绩普遍提高,涌现一批超大规模企业

  TOP10研究组对房地产百强企业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投资额、房屋施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等规模性统计指标研究表明,与去年相比,房地产百强企业的经营规模差异依然较大,但整体规模普遍提高,并涌现了一批超大规模企业。从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分布看,企业总资产主要在1050亿之间,1030亿的百强企业占总数的34%,3050亿的企业占26%,超100亿的企业也达到13家之多。企业开复工面积有显著增加,过100万平方米的企业从去年的15家增至现在的30家,过200万平方米的企业也由去年的3家增至8家。

  从百强企业的经营业绩分布情况看,2004年百强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大幅提升,但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未出现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亿企业”。2004年百强企业的销售面积有较大程度提升。与去年相比,销售面积在3050万平方米和50100万平方米之间的百强企业各增加了12家和9家。销售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百强企业更从2004年的1家增至现在的6家。从企业实现的主营收入情况看,2003年百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以下的占62家,而2004年百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以上的占一半以上,并且主营业务收入在50100亿的多达7家。但是,2004年百强企业中没有一家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行业内的一些超大规模企业比如中海、万科、合生、绿地等2004年房地产销售额在70-100亿之间。

  百强企业成长性良好,盈利能力相对滞后

  在本次百强研究中,针对市场关注的焦点,加入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的客观评价。研究组利用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情况来反映其成长速度。2002-2004三年中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在3050%和5080%的百强企业最多,各占23%和21%;此外,分别有7家和8家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在80到100%和100%以上,但同时还有1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负增长, 这表明百强企业整体处于一个高速成长的时期,但仍有部分百强企业增长缓慢。在房屋销售面积增长率上,百强企业较多的分布在10到30%和3050%之间,各占23%和22%。

  土地储备和规划项目面积是衡量一个房地产企业是否具备发展潜力或持续开发能力的两个基本指标。从土地储备上来看,面积在100300万平方米的百强企业最多,占36%,有16家企业储备土地500到1000万平方米,甚至有5家企业的土地储备超过1000万平方米,说明百强企业具备很强的发展潜力。

  研究组通过企业的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基础经济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百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从利润总额的分布上看,大部分百强企业集中在13亿的中低水平上,占43家;35亿的有13家,510亿和超过10亿的百强企业分别只有8家和7家,还有29家百强企业的利润总额尚未突破1亿元。从净资产收益率上看,半数百强企业集中在520%,只有个别百强企业的收益率高于50%。

  百强企业凭借品牌价值实现规模化扩张

  百强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价值的房地产品牌。根据TOP10研究组2004品牌价值研究成果,中海地产、万科两大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的价值分别高达26.01亿元和22.37亿元,大规模开发和品牌复制已经扩张到10余个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复地、绿城、金地、大华、万通、阳光100、北京城建地产、沿海等百强企业,尽管品牌价值未过10亿,也以惊人的成长速度加快市场占有,实现品牌的迅速扩张。

  三、百强企业TOP10研究

  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根据200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集团)的各项指标(规模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性指标)的综合评价,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为: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一,第三为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和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列第四,其后依次为富力地产集团、大华(集团)有限公司、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城集团、北京天鸿集团公司。

  TOP10研究组认为企业的综合实力反映了企业在规模性、盈利能力、成长性三方面的均好性,对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的研究表明,综合实力10强企业具有规模大、盈利能力强、成长稳定的特点。从规模性看,综合实力10强企业2004年平均总资产规模达到145亿元,平均年开发规模高达29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平均实现85万平方米,平均实现房地产主营业务56.76亿元。

  同时,研究结果平息了在房地产行业内的“百亿企业”之争,数据显示,没有一家企业的房地产业务收入超过100亿,中海、万科、合生、绿地等领先企业的房地产销售额也只在70-100亿之间。从综合实力10强企业盈利能力看,企业利润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占到了70%,总资产回报率在4%7%之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13.32%和10.02%。综合实力TOP 10企业同样也呈现稳定增长的特性,近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51%,房屋销售面积平均增长率达到31.3%。

  2004年中国各主要区域房价的快速上涨成为收入增长的动力,尤其是上海房地产市场,迅猛的市场发展造就了如上海绿地集团、大华集团、复地集团这样的区域性房地产旗舰企业;另外,10强企业每年新增土地和项目储备都在百万平方米,10强企业中,合生创展累计土地储备达到1228万平方米,万科、中海发展项目储备超过900万平方米。丰富的土地储备和项目储备为10强企业稳定增长提供了前提条件。

  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性TOP10”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根据200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规模性指标(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综合评价,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性TOP10为:第一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位列第二,上海城投置地有限公司和北京天鸿集团公司并列第三,其后依次为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性TOP10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约为130亿元,其中,100200亿之间的有3家,中国海外发展和北京天鸿集团总资产超过了200亿。规模性10强企业对房地产的投资总额达到了410.6亿元,施工总面积约为2270万平方米,竣工总面积约为730万平方米;其中,万科2004年以开发投资额超过80亿元、施工面积超过380万平方米和竣工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名列规模性第一。

  从规模性10强企业的股权结构看,除万科企业股份外,其余都是具有较长开发经验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他们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为政府承担安居工程、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北京天鸿集团公司开发的北京超大规模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开发的数十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为几十万人解决了住房问题;上海城投置地承担着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多个场馆以及奥运村的开发建设。这些老牌国有房地产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中,面临如何整合资源,实现跨区域开发,在企业“做大”的同时争取企业“做强”等问题。

  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能力TOP10”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根据200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赢利能力指标(净利润率、净资产回报率、利润总额、净利润)的综合评价,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能力TOP10为:第一为上海绿地集团,其后依次为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华(集团)有限公司、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HO中国、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盈利能力TOP10企业利润总额之和约为73.86亿元,其中上海绿地、中国海外发展、合生创展、万科企业股份、大华集团超过了10亿元;净利润方面,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家,51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4家,其他企业在15亿元之间。盈利能力10强企业平均净利润率达到了17.79%,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3.8%,盈利能力10强在百强房地产企业中表现突出。这些企业不但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且实现了盈利的高速增长。比如,万科企业股份2004年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速度高达61.9%。

  在盈利能力10强企业中,有4家房地产企业来自上海,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2.7%,其中有2家超过了50%;万科企业股份有37.4%的盈利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海外发展、合生创展也有很大部分业务分布在长三角地区,这些企业的高盈利能力与2004年整个长三角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不无关系。上海绿地、大华集团、复地集团等企业的丰厚盈利分别来自他们在上海地区的数10个房地产项目;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旗下11家房地产公司也凭借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开发,2004年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200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根据200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集团)的成长性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房屋销售面积增长率、土地储备面积、规划项目建筑面积)的综合评价,2005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为:第一为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沿海绿色家园集团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其后依次为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同景集团、武汉宏宇实业有限公司、明园集团有限公司。

  成长性TOP10企业平均主营业务增长率达到92.84%,比百强企业平均水平高出近39个百分点,以亿城集团为例,2002年完成业务结构调整后,房地产收入迅猛增加,到2004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98亿元,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9.6%;成长性TOP10企业平均房屋销售面积增长率为70.66%,比百强企业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成长性TOP10企业的土地储备面积合约为5000万平方米,规划项目建筑面积储备合约为5300万平方米,体现出成长型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多数成长性TOP10企业并不具备规模优势,要在市场中把握住机遇,获得更快的增长,就要在企业经营、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突破性。沿海绿色家园集团以绿色住宅为主题逐步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绿色住宅开发的新模式;同景集团的“高山流水”在西部的别墅市场独树一帜。

  四、百强企业百强之星

  在百强企业中,往往是特色经营企业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一类百强企业坚持通过专业化做强,这类企业既包括经营大众住宅的一些特色企业,典型如万科,也包括一些专门经营商业地产的企业,如四川蓝光、北京住邦和广西东方航洋。一类房地产企业在当地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依托区域性品牌效应,有目的地进行跨区域扩张,同时这些企业的业务向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延伸,形成多元性特征,这类企业如卓越置业、北京阳光100、广厦房地产、福建正荣等。

  在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尽管如此,国有企业依然是房地产市场必不可少的运营主体,他们以自己的经营特色在市场中站住了脚。一类国有房企通过上市保持有良好的资金链,通过业务重组,逐渐实现房地产业为主业经营,在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比如北京天鸿、北京城建等;一类国有房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再处于优势地位,但通过开发大面积经济适用房、参与城市改造等规模性建设,跻身房地产百强企业,比如上海中环、北京金隅嘉业、北京北辰置地分公司、上海城开、厦门海投、青岛伟东置业、北京昊远隆基和天津津滨发展等。

  五、百强企业发展趋势

  通过合并及战略联盟实现规模化扩张

  房地产百强企业要做大,必须实现规模化扩张,这一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已得到共识。目前多数房地产百强企业主要靠自身多年长期积累,凭借某些区域市场的非常规快速发展和良好回报,实现了迅猛的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较差。国际的一些领先房地产企业发展经验表明,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时,通过并购和战略联盟的方式整合产业链是实现规模化扩张的有效途径。国内房地产百强中的领先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走向通过合并及战略联盟来实现跨区域开发,从而进行自身的规模化扩张。比如,万科并购南都子公司,北京万通和天津泰达,中远房地产和天津顺驰的战略联盟,这些房地产百强企业在成为市场竞争对手的同时,注意相互间在研发、采购等领域的分工、合作和战略联盟,将形成“双赢”的良好局面。

  明确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逐步将企业做大做强

  近几年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分布越来越广,母子公司关系越来越复杂;市场上产品结构日益细分和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要把企业的规模转换成效益,使企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增长,企业必须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将企业逐步做强。

  本次百强企业研究表明,国内领先房地产企业集团如中海、万科、合生创展等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不但具备了一定的企业规模,而且在盈利能力、成长性方面表现突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战略规划对这些领先企业的均好性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万科企业股份在2004年年报中明确提出要将“有质量增长”作为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着眼长远发展,明确的战略规划将是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房地产资金来源发生重大变化,直接投融资将成为主流

  受2004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资金来源发生重要变化,非贷款类资金来源增长迅速。数据显示,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定金及预收款等其他资金增幅较大,其中利用外资的增幅达到23.72%,定金及预收款增幅达到45.43%;国内贷款在房地产资金比例中明显下降,降幅近5个百分点,而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在资金来源中比例大幅上升,分别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而从消费层面看,近半年来央行连续两次的加息以及首付款比例的提高,会抑制一部分的需求,从而影响定金及预收款的增长。房地产百强企业在遭到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政策收紧的环境下,需要拓展更多的资金渠道以保证企业的发展。本次房地产百强企业中有35家是上市或控股上市公司,另有多家百强企业正在谋求上市。除此之外,国外房地产基金开始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摩根士丹利、美林银行、ING、GIC等国外房地产资金与国内多家房地产企业频频联手,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合作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等,多种融资渠道逐步打开,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对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刘楠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小港区域动迁范围圈定 准备建成青岛维多利亚湾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波霸乔丹内裤外穿签售新碟
德国女郎一丝不挂逛超市
绝色尤物谢宛谕
买达芬奇(图)
· 青岛新闻网"易键购车"快速通道
· 青岛苏宁销售旺旺 欢庆06新春佳节
· 环亚西文“现代英语”
· 青岛银星院线最新影讯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MBA招生
· 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真正0月租,超级宽带精灵上市
·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市立医院回报社会先心手术一万元
· 高薪诚聘!!清华IT联合5大企业
· 二中留学英澳预科免费外教模拟课堂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海乐迪迎新春优惠大奉送
- 春节青岛海崂美食家宴(图)
- 新年入青岛网通宽带三重惊喜
- 祝福与分享—春节作品征集
- 第四届APEC技展会全面招商
- 海尔N60手机最值得购买
- 多条旅游线路供您选择!
- 东易健康牡蛎产品保肝解毒
- 春节我与父母过大年摄影征集
- 青岛e城通信息亭便民功能
- 售:热河路沿街网点(可贷款)
- 交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
- 肯德基“桑巴虾球”热舞登场
- 90天!让你做个"性总统"
- 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中信银行"
- 旅游频道春节国内游专辑
- 《青红》剧组来青
- 2005中国青岛国际商务周
- 人类首次撞击彗星成功
- 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