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外来工(徐常青 摄) |
&n
bsp;
外地服务员回家,酒店关门了;小保姆返乡,孩子没人带;家里的大桶水已是空荡荡,送水工也过年去了,口渴只能自己解决……离了外来工咱还真不行
春节长假,外来务工人员纷纷离开岛城,城市里的生活似乎也因此有了诸多不便。前几年在北京、上海出现的春节“工荒”现象,今春在岛城也开始显现。是的,只要稍微留心便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早已依赖于外来务工者的辛劳,与其难以割舍。
外来工一走家家都叫苦
吴昊是一家个体饭店的小老板,眼瞅着周围家家店都因为正月里缺人手不得不关门大吉,心里那个着急。经过全家总动员,他决定让老爷子出面调集家里放假“赋闲”的劳动力齐上阵,尽管干活不那么麻利,但总算没错过春节商机以免追悔莫及。记者从市饭店和烹饪协会了解到,除部分承接年夜饭的中高档酒店维持正月里开张,岛城大批中小酒店因外地服务员返乡而不得不闭门谢客。
“年前还打算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呢,现在倒好,保姆回河北老家过年,家里四个大人被一个小孩子折腾了整七天。”市民秦晓潇的儿子刚一岁多,平时工作忙,都是小保姆帮着带孩子,保姆回家过年了,照顾孩子的担子一下子全落到了自己身上,小秦还真有点吃不消。她原本打算让保姆在家多呆几天,可刚过初三她就忍不住打电话过去,出高薪请保姆务必在初八提前回来。
刚过春节,洗车的生意火爆,而记者前几日路过宁夏路一家洗车房看到,冲洗的轿车不下六七辆,却只有3个小伙子不停地忙活。洗车房的老板告诉记者:“有三个伙计早早请假回家,怎么也挽留不下。现在只能减少接待量,这不,好几个找上门来的生意泡了汤。”
市民刘女士也在春节遇到了类似麻烦。原本只需半个小时就能送到的桶装水,刘女士却在家足足等了三个小时,送水工告诉刘女士,水站正在闹“工荒”,好多外地的送水工都回家过年去了。
八成苦差事都是他们做
如果说盖楼的建筑工人回家过年,最多是延误几天工期,工厂的工人回家过年,最多是少生产几件产品,而服务行业如果缺少了外来务工人员,恐怕诸事不便的情况会让城市的生活变得与往常大不一样。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有60多万外地务工者,而进入餐饮、家政等传统服务行业工作的人约有近30万人,这些外来务工者通常从事的都是洗碗工、传菜员、住家保姆、送水工等城市里最累、最苦、最重,却又不可或缺的工作,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中,外来务工人员所占人数比例通常是该职业总人数的80%以上。
从事服务业为何是他们
“能吃苦,干活任劳任怨,这是城里人和外来务工者最大的区别。”美达尔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卫国告诉记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并非谁都能替代。以前也招聘过本地人干服务员,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仍未脱一身娇气,让酒店非常为难。
“像住家保姆这样的工作,本地人也做不来。”爱心大姐服务社的工作人员则强调,住家保姆是所有家政工作中最累的一项,二十四小时要跟被服务的家庭成员在一起,而本地人在同一城市里有自己的家庭,住家服务不现实。
其实更多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但工作技能技术含量低,通常就是要能拼体力。而城市中也有不少待业者完全可以胜任这些工作,为何却不能在年节关头将他们代替?记者也曾在春节期间去过江南的一些城市,那里并没有像北方许多城市一样,闹什么所谓的“工荒”。
记者曾经听一位青岛的出租车司机说,“宁可让媳妇在家待业,也不让她去干服务员。”对服务行业有偏见,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还在禁锢不少人的脑袋。
城市新生活难离外来工
每逢春节,提醒人们新一年开始的往往成了这样一条“工荒”的讯息,由此想到我们这座城市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系,用“依赖”二字来形容似乎算是恰如其分。
有专家提出,到2010年,青岛居民个人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将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而随之产生的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需求量将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因此,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依存度将不断增加,由此深究起来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对待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应该为他们付出些什么。(记者
刘兰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