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并没让很多人感到快乐。面对“今年春节长假总体感觉如何”的问题,只有不到三成的上海市民回答“愉快”。超过一成的人感觉过得很“疲劳”,而选择“没新意”和“没感觉”的市民分别占36%和20%。这是市民信箱网上调查平台对8000位申城百姓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出的结果。(见《新闻晨报》2月6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居然只有不到三成的市民感到快乐。联想起年前就有人针对年味儿不足而发出“保护春节”的惊呼,笔者在想:为何有这么多人找不到过年的快乐?谁偷走了我们过年的快乐?
现在,春节黄金周日趋混同于普通的长假。祭灶神、迎财神、舞龙、舞狮、划旱船等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淡出节日生活空间。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的过年味道日渐淡薄,节日民俗等人文记忆也日益变得稀缺。许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对春节传统民俗知晓很少。整日陷于吃吃喝喝、打扑克、打麻将的人们焉能不累、焉能不烦?在这寥落冷清的春节里,如何奢望我们的民俗文化薪火相传,送给节日里的人们期待的欣喜?
七成市民感觉不到春节的快乐,确实有公共管理部门对春节这一重要传统文化节日重视不够、保护不当的问题。比如,我们没有像东邻韩国对待“江陵端午祭”那样,将春节列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让节日风俗深入人心。在我们的不少地方,传承千百年极具特色的拜年习俗已不见踪影。北京等地,好不容易办起了几个庙会,声势挺大,可除了价钱比平时高出几倍的小吃之外,找不出更多的让人喜欢的玩意儿。
过年了,却不知道快乐何在,这事耐人寻味。期待民俗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此事———毕竟,春节是我们人人心中割舍不下的传统节日。(张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