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 > 正文  
生源大战&师资大战 择校成“教育贿赂”新资源

青岛新闻网  2006-02-07 15:35:49 工人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为在更大程度上瓜分择校费的市场份额,重庆不少名校之间演绎出一场变味的生源大战和师资大战:不择手段到农村学校挖能为学校撑门面的尖子生和骨干教师。这在业内被称为“掐尖”运动。

  业内人士表示,只要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城市包围农村”、“发达地区包围落后地区”的“掐尖”现象就
不会消失。而这种靠挖尖子保名校的做法,是以拖垮基层薄弱学校为代价的,对整个国民教育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名校实施“掐尖”计划

  重庆一所名校的校长助理告诉记者,名校的资产增值主要就靠两种学生:尖子生、高材生可为学校树旗帜、撑门面,创造无形资产。

  近年来,一批专挖尖子生的“学探”从城市走向农村,精心实施他们的“掐尖”计划。每到初三的第一学期,便进入了“学探”打望的季节,他们一旦发现苗子便展开攻势,最有力的“攻击性”武器就是提前预录、免费入学、提供奖学金等。

  生源大战硝烟四起 

  来自重庆长寿区农村的一位尖子生说,去年市内有两所重点中学同时找到她家。一所学校开出的条件是不参加全市联招统考,直接保送上该校;另一所学校除了上述条件外,还给出5000元奖学金、倒贴伙食费。

  据透露,近年来重庆市内某重点中学扩招,一方面有钱便来者不拒,另一方面倒贴钱八方挖来70多名尖子生。

  江津市人大代表何建平表示,近3年间,江津一共有700余名尖子生到了主城区。“更严重的是,挖人已经开始低龄化了,名校从初一、初二,甚至小学就开始行动了。比如,江津市的一个小学,从2003年到2005年,就有70多名学生被挖走。”

  高校竞争 首先从生源开始

  采访中,江津某重点中学校长向记者出示了一大叠去年的“预录协议”:“这些学生本属于我们的招生范围,但在联招统考前就被城里的名校以交保证金的形式预录。这种‘掐尖’的做法早已引起公愤,但我们又拿重点名校没辙,因为尖子生和重点名校是‘两厢情愿’。这样下去,招生秩序将越来越乱。”

  由于尖子生被主城区的名校挖走了,江津市这几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一个都没有。

  择校成为“教育贿赂”新资源

  专家指出,名校“掐尖”仅仅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巨大的利益驱使。只有“掐尖”才能让学校更有名,只有更有名才能招收到更多的择校生。

  据对重庆市内某重点名校初一学生的构成成分进行的调查表明,该班的学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名额很少的保送生和文体特长生;二是有钱或实权单位用高额赞助费买断的部分名额,分给本单位职工的“教育福利”;三是本校教职工子女和“条子生”;四是花得起钱择校的“钱学生”。

  政策: 学校收择校费赞助费须缴纳营业税

  重庆市教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享受重点名校优质教育的学生,除了少数是靠个人的学业成绩外,很大部分是靠家长的权力、金钱、关系网就读。

  为了读名校,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而为了创收,名校也不惜代价地扩招。这种马太效应正在很大程度上对名校进行着扭曲,甚至成为教育腐败的一种新形式,择校成了一种“教育贿赂”资源。

  “我市某些中学收取‘择校费’已进入市场化按质论价的阶段。”重庆市政协委员连英俊说,渝中区某些重点中学的择校费,最高竟达4万元。沙坪坝、南岸的一些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也有从1万元到3.5万元不等的择校费。

  连英俊表示,有些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想方设法消除这一差距,而是将自己的利益与“择校费”捆绑在一起,“择校费”成了教职工的奖金、福利补贴和改善学校设备的主要经费来源。

  “甚至学校的请客送礼、公款旅游,也要从这笔费用中报销。”连英俊说,这实际上是把腐败成本分摊到了学生头上。最让人气愤的是,有些农村中小学生由于交不起“择校费”而被拦在义务教育的大门外。

  警惕: 教育乱收费将会制度化?

  基层学校打响招生保卫战

  据介绍,名校挖人开出的条件大多是免学费、免择校费,甚至还给予生活补贴、帮助租房子,让家长进城去照顾学生等。

  面对无情的现实,目前重庆不少区县学校已经开始打响“保卫战”:出钱留人。

  重庆工学院院长刘兴鼎认为,学校争抢尖子生有其合理性,但必须规范。每个家长、每个学生都希望读好学校,好学校也希望招优秀学生,但这里面有一个资源整合、分配的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公平把握,不能以牺牲弱校、农村学校的发展来“偏爱”名校。

  强校越办越强;弱校越办越弱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奇柱表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重点名校的班级、费用进行严格控制,不能滥招滥收。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择校费用使用情况的监督。

  重庆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丽俐说,政府部门在办好名校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基层薄弱学校的扶持,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只有缩小基层学校与名校的距离,“掐尖”风才能得以遏制。作者:李国 余晨

责任编辑:林彦婷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大学生艰辛求职无奈感叹 称专业对口就像中彩票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波霸乔丹内裤外穿签售新碟
德国女郎一丝不挂逛超市
绝色尤物谢宛谕
拖后腿(图)
· 青岛新闻网"易键购车"快速通道
· 青岛苏宁销售旺旺 欢庆06新春佳节
· 青岛银星院线最新影讯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MBA招生
· 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真正0月租,超级宽带精灵上市
·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市立医院回报社会先心手术一万元
· 高薪诚聘!!清华IT联合5大企业
· 二中留学英澳预科免费外教模拟课堂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 海信广场杯FLASH征集-获奖名单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海乐迪迎新春优惠大奉送
- 远洋国旅春节特价线路
- 春节青岛海崂美食家宴(图)
- 新年入青岛网通宽带三重惊喜
- 祝福与分享—春节作品征集
- 第四届APEC技展会全面招商
- 海尔N60手机最值得购买
- 多条旅游线路供您选择!
- 东易健康牡蛎产品保肝解毒
- 春节我与父母过大年摄影征集
- 青岛e城通信息亭便民功能
- 售:热河路沿街网点(可贷款)
- 交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
- 肯德基“桑巴虾球”热舞登场
- 90天!让你做个"性总统"
- 旅游频道春节国内游专辑
- 《青红》剧组来青
- 2005中国青岛国际商务周
- 人类首次撞击彗星成功
- 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