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生,在烟台长,从3岁起,佘鸿展老人没有落掉一年的庙会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有着百余年历史、一年一度的毓璜顶庙会如期进行。
上午10点,庙会已经渐入高潮。78岁的佘鸿展老先生这才闲庭信步似地前来赶会,看看热闹的戏台,看
看高挂的大红灯笼,这一切都是那
么熟悉。老人说,这是他第75次赶庙会了。
佘鸿展是个老烟台,原来在毓璜顶脚下的西南村(现西南河体育馆附近)住,打小时候起就跟着大人一起来赶庙会凑热闹。
说起过去,老人仍然记得很清晰,“那时候呀,一到初九,烟台市13个村各自组织锣鼓秧歌队前来赶庙会,边上山边敲锣鼓,村与村之间互相炫耀,真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从初九起,毓璜顶戏台一直很热闹,连续上演三天大戏。小时候也没什么事情,所以每天都来看,听不懂也跟着起哄。三天过后,戏台搬到大庙,又是三天大戏,这样正好到正月十五,戏唱完了,年也就过完了。”
在烟台生,在烟台长,从三岁起,老人没有落掉一年的庙会。说起庙会的变迁,佘老笑笑:“从前的庙会的确很热闹,各种各样的小吃、民俗艺术一应俱全,唱戏、演杂技以及各种绝活表演也很丰富。现在虽说没有以前参与的人多,但是政府重视,加强管理,庙会的文化气息浓了,迷信的东西少了,也能吸引不少大人小孩。”
老人指着在庙会上值勤的武警战士和公安民警连连称赞,“只有管理上去了,才能一年一年继续办下去。赶庙会是个喜庆的事,让人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的走,办得就是成功的。”
赶庙会已经成为78岁的佘鸿展老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说自己来这里既不上香,也不买东西,为的就是走走看看,“每年都来,已经习惯了”。
他说,“庙会是老烟台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应该永远保持下去”。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