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条新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 今年首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型洽谈会昨日举行
本报讯我市2006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型专场洽谈会,昨日上午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同时举行,近400家单位设摊招聘、提供就业岗位6100多个,有3万余名毕业生免费入场求职。
&
nbsp; 据了解,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青岛市2006年生源毕业生将达到3.6万人,加上外地生源毕业生,预计今年在我市求职、就业的毕业生将近5万人。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近700个用人单位提供1.5万余人的需求信息,截至1月底全市近500余个单位签约2200多名应届毕业生。 为切实做好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日前,市人事局会同教育、劳动、工商等九部门,研究制定了做好2006年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在加大引进高层次毕业生人才的力度、优化我市人才队伍的同时,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2006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具体措施包括:
———加大对高层次毕业生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对博士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安家补贴。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只要落实了接收单位,均可办理就业、落户手续。外地生源毕业生在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区(下简称市内四区)及高科园范围内就业、落户的,须具有国家普通全日制高校学士及以上学位证书;外地生源毕业生进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市和崂山、城阳、黄岛区就业、落户的,须具有国家普通全日制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对我市紧缺急需专业非青岛生源的国家统招专科生,经有关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后,可在市内四区及高科园落户。我市还进一步加大重点建设项目、高科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紧缺毕业生的引进力度。
———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到基层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和实施扶贫项目的实施,从今年起,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对于到农村等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在今后晋升职称、报考公务员时,将按照省人事厅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派遣期内的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将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凡派遣期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凭毕业证、报到证、身份证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加强对我市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开展全市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强化中专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适时举办面向低学历层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鼓励我市生源的大专、中专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习,对参加成人教育3年内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的有关政策,办理就业派遣手续。
———对我市困难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实施登记制度。符合低保标准或临时救助标准的毕业生,由民政部门按程序办理低保或给予临时救助;由劳动部门为其提供相应的免费就业培训;特困家庭毕业生可免费参加各级人才、劳动力市场举办的招聘活动,并由各级劳动人事代理机构提供相应的优惠服务。
———加强未就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在有关大企业和园区建立一批毕业生实习基地,帮助我市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我市生源毕业生,可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市)就业服务机构参加政府资助的职业技能培训、办理失业登记。
———促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对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有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网络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促进有形人才市场和网络人才市场的有效结合,方便毕业生求职,其中,2月11日,我市还将在海尔路、山东路、贵州路人才市场联合举行一场面向大中专毕业生的大型专场就业洽谈会,毕业生可免费入场。同时,充分发挥“青岛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功能,保障毕业生信息渠道畅通,严格规范毕业生市场管理,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优化毕业生报到、落户程序,规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行为,建立青岛市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为“校企联姻”牵线搭桥,为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环境。(本报记者戴谦)
相关链接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用人单位对高层次学历毕业生需求持续增长,对本科生需求约占需求总量的70%,对研究生的需求已超过2000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需求强劲、约占需求总量的30%,与民营企业共同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电子、家电、化工、汽车、造船、航运等我市支柱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营销、机械、计算机、国际贸易、机电一体化、通信技术、土木工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