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缘何“火” 院长王克解析“青话现象” 在岛城演出市场尚在摸索出路的时候,青话小剧场缘何会“火爆”起来,昨天,话剧院院长王克的一番话给人不少启示。他说:“找对路子,就会有市场。” 王克介绍说,儿童剧亲子场是话剧院从外地
取经,在岛城首次尝试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演出。从去年元旦开始,到今年春节,亲子场已排演了十部著名童话剧,演出了百余场,小观众已有万余。目前,亲子场已成为岛城观众相当认可的青话品牌。王克说,现在已有相当一批小观众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成了亲子场忠实的观众,他们几乎每部戏都会光临,亲子场童话剧的好口碑也在这些观众周围传开。 在赢得小观众的同时,青话亲子场也得到了经济上的回报。王克回忆说,亲子场初登青话舞台时,他们曾非常“没底”。为了培育演出观众和市场,起初多场演出都是赠票。后来,施行孩子免票,大人买票的办法,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的收支。从去年暑假开始,亲子场已被岛城小观众认可,更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一些家长反映,亲子场演出的这些童话剧的故事,他们都给孩子讲过,但睡觉前讲的这些故事,哪有舞台上那么充满了生动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孩子们喜欢舞台上童话人物,家长们也尝到了让孩子走进舞台童话剧的甜头。从暑假开始,亲子场真正走向了市场,家长掏钱带孩子看演出,已成了很正常的文化消费。 王克透露,春节档首先推出的这部《灰姑娘与水晶鞋》,剧目投入加演员演出费用总共4万元,而每场收入近万元,春节12场演出下来,效益十分可观,并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青话现象”。 青话的亲子场缘何如此火爆?王克说,这首先应该归功于青话排演的这些剧目对孩子们的亲和力。另外,演出形式灵活,在多部剧目中,他们都打破传统,突出小剧场特色,想办法在演出中与儿童观众形成互动,也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其次,在青岛的文化消费领域,针对儿童这一群体的文化活动并不多,这也为“亲子场”提供了发展空间。王衍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