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的武小锋找不到工作而在家穿糖葫芦的事情,在媒体的大量报道后终于“苦尽甘来”,一家公司“三顾茅庐”,请武小锋到该公司工作,而且为武小锋提供了免费住房,据说在公司这是只有教授级别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无论企业有无做广告嫌疑,还是对其他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否公平,农家子弟的大
学生毕业找到了工作,我们应当为他祝福。虽然据媒体报道,武小锋说他实际上只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之中回家过节,穿糖葫芦也只是在帮家里干点活(1月26日《沈阳今报》),但他的经历还是能折射出目前社会就业中的一些严峻现实。
武小锋的就业当然只是个别的案例,他不可能成为多数学子就业效仿的榜样,更不可能成为公正平等和畅通的就业机制常态下的就业门道。媒体和许多人都认为,武小锋找不到工作不是常态,因为他是名校毕业生。但是,为什么会有许多像武小锋这样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说明我们的就业机会和机制都出现了问题。
有人把原因归结为武小锋的内向,也有人认为是他的专业不好,还有人说武小锋是结构性失业等等。应当承认,这些都可能是原因,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被忽略了,即找工作中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便是,好工作往往需要靠钱或者关系打点,其价格按工作的好坏(价值)而水涨船高,有几万元的,也有十几万元的。这对弱势群体而言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解决就业之难不仅是要解决就业职位供不应求、结构性失业和教育方向及专业配置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就业机制中的公平、公正和惟才是举。当然,这个才既包括技能,也包括情商,还包括人才是否胜任和适应特定的工作岗位。
同样,武小锋的就业还折射出人才和就业观念需要彻底的转变,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应当把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当作平常事来对待,以及对工作好坏的价值判断的必需转变。大学毕业刚开始找不到工作应当是正常的事,这需要个人重新调整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期望值,多次尝试。这就涉及对工作和社会地位的价值判断。
在武小锋考上名校后,家乡人的认为他毕业还不得进国务院工作;在武小锋毕业没找到工作在家买糖葫芦,又有人认为他给母校丢脸。其实,这些观念都应当转变为,当一个人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时才是最有价值和最光彩的事。哈佛大学的一名博士生毕业后到可口可乐公司工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只不过是卖糖水而已,所不同的是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来让糖水卖得更好和让顾客喝得更舒服。这或者就是美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平和心态,找工作时首先想的不是待遇,而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
所以,武小锋们找不到工作,但能自己创业,或者卖糖葫芦卖出个名堂来,甚至创出像可口可乐的名牌,还真能为名校挣下面子,为莘莘学子树立榜样。用犹太人的话来表述便是:比起知识渊博、擅长学问研究的拉比,靠双手养活自己的人更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