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记者偕三五好友,驱车来到福州最后的满族村——位于闽江口的长乐琴江村。
虽然是“最后一个满族村”,但两百多年前迁居而来的北方军人,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记者在村子里没有看到人们穿着宽袍大袖旗人装。事实上,当地人虽为旗人的后代,但在生活方式上,早已融入了福州地区的风俗。
八十二岁的蓝锡麟先生是一位海军世家后人,身体结实。说起往事,脸上浮出一种复杂的神情。
清雍正初年,清政府沿中国海疆设立了第一批四个满族水师营,其中一个就是驻屯在长乐琴江的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清雍正七年,福州老四旗五百一十三名官兵奉旨携家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了五百多座兵营。全城分设十二条街四条直巷,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整个营地建设呈“回”字形。这是福建最早的八旗水师。
一八八四年农历七月初三,中法马江海战爆发,驻防三江口的水师旗营官兵以火枪、土炮、木帆船抵抗法军的坚船利炮。整个战事中,琴江守兵牺牲惨重,其中琴江城内马家巷的男丁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后人在山顶建起忠烈祠。此后,为了纪念先烈,每年农历七月初三,琴江村人自发来到江边,放漂水莲灯超度忠魂。年复一年,便成了琴江人的习俗。
现在的琴江村里还保存着两百七十五年前建营时的格局。村里的街道排列,立刻让人理解了琴江为什么被称为“八卦城”。每条街都极其相似,两排房屋相对而列,小街尽头宛如死胡同,尽头的两边却有小街横过。当年专为清驻闽福州将军视察水师操演用的大将军行辕,现在成了村委会所在地。
现任村支书陈钦玉,也是旗人的后代。见记者对他的姓氏疑惑不解,他笑着说,现在全村没有一个旗人后代是满族姓的。辛亥革命后,这里的水师旗人后代没有了皇粮供应,村人不是外出谋生就是改名换姓,这里逐渐成了一个寻常的居民小镇。
特殊情景下掩名埋姓是当年旗人后代的无奈之举,这种尴尬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内心深处对于祖先的敬仰,甚至包括他们使用着的东北方言及娱乐活动。村里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一个毓麟宫,宫内的古戏台据称与故宫里慈禧看戏的台子一个模样,只是场地小了一些。现在,每逢节日,戏台上除了演闽剧外,还要上演一种叫“台阁”的满戏。
春天的阳光洒在首里街的那些木质结构上,可以让人恍若摸到一种远古的暖意。街上最有特色的是家家户户的房门。那些木结构房子最独到的是临街的三扇门。中间的那扇是门上套门,在一人高的地方还有一个小小的窗孔。陈支书介绍说,这道门是整座房子的脸面,称作“喜第门”,非婚丧喜庆不开此门。而最奇的是这扇门在当地人心中的珍贵程度,那就是卖了房子也要把门带走。门上还有一孔,据说是当年满族女儿相亲用的。
除了“喜第门”,琴江村每户人家都有一扇“定心门”(又称“六离门”)。“六离门”又是一出著名的古戏的名字,剧情是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降清,后委任高官,衣锦还乡,其母耻其没有气节,不准儿子进屋相见,只让他在屋前的矮门外隔门听训诀别,而这座门就是“六离门”。村中人说,从前琴江村是兵营,气节教育非常重要,因此户户都有“永不投降”的家训,家家置一扇“六离门”就是为了随时教育家人宁死不降!
两百多年了,琴江出过众多的军事人才,尤其海军世家居多。
那些世家的光芒,至今仍映照在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大宅院里。
在琴江众多的海军世家中,以贾、黄、许三家最为有名。贾家连续九代都有人在海军中供职,是中国目前已知的连续代数最多的海军世家,而黄家连续八代,许家连续七代。
黄家的高头大院里,至今还住着几户人家。据陈支书介绍,黄家家族中出过四代三江口水师旗营的指挥官。在黄家后人中,黄廷枢现任大连海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他首创中国海商法研究,是中国《海商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外交部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