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月17日,某省一位副省长针对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说:“对此,我感到很气愤。对这样恶意拖欠、非法殴打农民工的单位,应该依法查处,对主要责任人要绳之以法,绝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不知从何时起,官员们的怒斥之声充斥着各种媒体。在“百度”上搜索“怒斥”一词,相关网
页达113万个。有的媒体还把这些发怒的官员称为性格部长、明星局长,并希望这些说“狠话”的部长、局长多一些,在位时间长一些。
官员们为什么会发怒?这位副省长是因为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遇到阻碍而发怒的。拖欠工程款与民工工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中央曾三令五申不准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国务院总理还曾带头为民工讨薪。对于这样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久拖不决,年年清理、年年发生?说到底,还是中央政策贯彻不到位,《劳动法》执行不力,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失职造成的。
怒斥太多是法治太软的表现。现在,部分中央政策、国家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层层出现偏差,越到基层走样越明显。以至有人感叹,中央的政策出不了中南海,走不出北京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很普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事情屡屡发生。很多决定是领导不发火、不处理几个人,就推行不下去。也许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的很多政策和决定,都是靠少数“有魄力”官员的强硬作风来执行的。少数官员的“硬汉”形象,又反证了政策与法治的软弱。
官员发怒能解决问题吗?去年,中国最忙的部级官员,可能就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了。这位人称“救火队长”的局长,今天出现在这个矿难现场,明天又奔赴另一个矿难地点,从年头怒斥到年尾,还是未能有效遏制矿难的发生。如此看来,发怒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怎样解决问题?最佳途径是依靠法治。出了问题,不找领导而找法律,法律不完善,就修改法律,一切依法办事,一切以法律为准绳。这样,根本不用领导出面和发火,一切自有法律来解决。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政策与法律的落实,保障社会的公平、秩序和效率。
大自然中,水是最柔弱的,也是最威猛的。它既能润物细无声,水滴石穿,以柔克刚,又能遇强则强,用洪流和浪涛摧毁一切阻碍之物。法治与水无异,当人们遵纪守法的时候,它柔若无物,而一旦触犯它的时候,它又刚强无比。“狠”话不绝,“狠”人辈出,不仅无助于国家的制度建设,反而会增强人们对“狠”人的依赖,削弱对法治的依存。
一个没有“狠”话的世界,才是和谐的世界;一个没有“狠”人的时代,才是法治的时代。
责任编辑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