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过年了,今晚就是除夕。鲜花、灯笼、金橘,微笑、问候、祝福。生活要在这几天里呈现最幸福的面貌;人们要在这几天里表达最美好的心意。然而仍然有人没能幸福。在欢乐和美的氛围里,这不幸福触动着人的恻隐之心。
深圳民间人士比特,在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的晚上,宴请100多名乞丐吃了一顿
年夜饭。主办人素有”作秀大王”之称,这次关爱行动也被认为有轻度表演性。它确实吸引了媒体与公众的目光,人们赞叹其善举之余,联想到那些乞丐的生活,难免唏嘘感怀。
每个人都曾经遇见过乞丐,或许生活里还有那么几个乞丐,每天上班都要路过。心情好的时候,偶尔会给几个零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许会觉得他们惹人厌烦。我们与乞丐的关系,似乎就是这样了。我们很少会想起,他们每个人,也曾有父母兄弟,也有六欲七情;他们每天也有24小时,分分秒秒呼吸感受;他们每年也知冬暖夏凉,中秋除夕;他们也期待欢乐团圆,吃顿好饭。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渴望幸福。
宴请年夜饭,当然不能改变乞丐们的生活和命运。但是带给他们的,或者也不只是一顿饭的满足、一晚上的欢聚。或者他们从此会常常念起这顿饭,然后在心里说一句:这世界还未把我遗弃。
宴请年夜饭,带给关注者的,应该也不只是一两声感叹,三四句闲谈。看见100多名乞丐聚餐畅饮的场面,看见他们欢乐开怀的图片,听说他们潸然落泪的话语,人们难免真心感动。再次遇见乞丐的时候,也许有人可以想到他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员。
即使这只是一场”秀”,它也仍然让人感觉到真实的温暖,真实的爱。
在解读和阐释之中,宴请百丐的行为真的可以被看作是一场”秀”,一场颇具象征意味的”秀”。春节的基调是欢乐祥和,乞丐则是一个不幸群体的代言人。他们为了生存,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放弃了尊严。不管乞丐们为何悲惨,他们都是这世界的伤痛,是华美节日里难以遮掩的难堪。这不幸发生在乞丐的身上,让所有的幸福无法完整:吃过年夜饭出门逛花市,在街角遇见一个褴褛的乞丐,这时候欢乐的人们作何感想?
这个世界可能永远都会有乞丐,但是人们不能因此漠然视之,丧失怜悯。人人安居乐业、世界大同和谐,这可能永远都是乌托邦,但是人们不能因此否定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春节时分聚集百丐,并不是要刺痛良心:乞丐之不幸不是哪个人的错。这行为或者可以唤起美好的愿望:让所有人都幸福吧,既然春节是一场盛世联欢。
春宴百丐固然有个人作秀的因素,其后引起的关注却绝非偶然。因而整个事件,反映的是一种民间声音、社会祈愿。社会救助本不是新鲜事,中国历史上的名士乡绅,向来都有办善会、善堂的传统。面对穷弱阶层的凄苦生活,社会救助是民间情感与理性的自发反映。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慈善的情感起源都是人间关爱,给予才是幸福;自救的理性逻辑都是唇齿相依,人无法独善其身。今天因为认同这样的情感和逻辑,人们才愿意配合这场”作秀”。或者明天因为同样的理由,更多的人愿意伸出援手,更多的社会力量可以投入到公益救助事业。或者明天因为同样的理由,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这乐观的愿景让人感到温暖,春节是如此幸福祥和!
责任编辑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