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熬了通宵,带足了御寒衣物
报考者排起了长队
报考者挤做一堆,争抢极其有限的名额
今年,云南省公务员报考场面极其火爆:熬夜排队,"长龙"绵延,分批进入,四天内共35000人直扑云南省人才市场。业内人士称:报考之火远远超出预期,令人叹为观止。"恐怖"――这是他们为这次报名场面给出的定义。
而"恐怖"背后,仍然是冷若冰霜的"就业难题"。
"恐怖"三日
云南省公务员报考现场人满为患!
已经从云南大学毕业两年的刘雯度过了一个让她回忆起来仍心惊肉跳的三天――从1月16日到18日,连续鏖战三天,总算报考公务员成功。
16日早上9点多,赶到云南省人才市场的刘雯被吓了一跳,"到处是人,因为场内的人太多,入口正面、背面都排着长队等着分批入场,一直排出几十米远。"
在人才市场二楼,云南省31家用人单位专设了报名点,共1758个岗位严阵以待。
很多人从清晨6点就赶来了,而第一批进场者居然从15号夜里就开始熬夜排队。
刘雯从上午9点半一直排到下午3点才终于进场。期间,她托人给她买了一张5元的门票。"买票也得排队,如果先买票再进场就更晚了,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进场之后她彻底"懵了"。拥挤不堪的空间里摩肩接踵,到处是人,空气令人窒息,报名者彼此推搡着,在接近每一个单位展台途中举步维艰。报考监狱系统的刘雯无论如何也挤不进去――面向社会招考9人的云南省第一监狱展台前大概围着200多人。
下午4点半,展台工作人员突然大声宣布当天报名截止。挤到中途的刘雯差点哭出来。从早上到现在,她没吃一口东西,没喝一口水,最终没把名报上。"连展台边都没挨到!"
第二天刘雯运气稍好,终于报上了名,但因为证件不齐,只能挤出人群回家。这天从进场开始,她整整花了6个小时。18日,早上10点排队,下午2点半进场,刘雯终于报名成功,在一楼大厅的报名表审核点顺利拿到了自己的准考证领取单。
"就像打了一场大仗!腿都软了。"她说。
比刘雯更"惨"的还有很多,昆明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李铭是其中之一,他早在15日晚上11点多就赶到门口排队等待了。当天夜里熬通宵的至少500人;为打发时间,很多原本互不相识的大学生开始自发聚在一起打扑克,下棋,聊天,不少身体单薄的女孩甚至带上了棉被。
"大家都来排,你不排绝对心慌!听说不少单位报考人数达到200就停止报名了。只能尽量赶早。"李铭说。通宵熬夜使他在16日的混乱、拥挤的"激战"中差点缺氧晕倒。
17-18日,等候进场的队伍一直从云南人力市场门口排到了人民西路,长约一里;本来18日终止的报名被迫延长到了19日。
人群中有很多头发花白的老人。原昆明平板玻璃厂职工老刘手里拿着两份招考信息的小报。他是为今年毕业的儿子来排队的,"我排上午,他下午再来。"
为了维持秩序,昆明出动了近20个警力,人才市场保安先后出动近80个。延绵的长龙给小商小贩带来了商机,他们沿街兜售的烤玉米、烧饵块一类小吃卖得非常火。
有增无减的"公务员崇拜"
"我们根本没想到场面这么火,几乎失控!否则会采取安全措施,调整报名地点。"云南省人事厅副厅长武晋说,今年的"恐怖"盛况促使人事厅考虑明年改变报名方式,"比如网上报名,减少学生压力。"
事实上,自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以来,报名人数就一路攀升,五年内从32904人涨到541552人,整整翻了十倍,最高报招比一度达到1000:1!各地也亦步亦趋出现公务员报考爆棚现象。今年的云南招考,嵩明县纪委一个文秘岗位招报比也高达286:1。
云南省级公务员报名期间时值云南两会召开,一位人大代表直陈大学生存在日益盲目"公务员崇拜",他们往往忽略自身的特长,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只会使考生贻误更好的择业机会,并对行业布局带来不利影响。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作出事半功倍的就业选择,甚至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但公务员报名的火爆内因仍然直指就业"安全"。刘雯这样描述她未来的职业前景:公务员不太累,薪水不高不低,一切都有保障,而且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
刘雯毕业后在昆明一家颇有名气的私企任文秘,每月近3000元薪水在同行业中算是很高的,但她觉得生存压力太大,加班加点是常事,而且公司已停缴养老保险,今年又淘汰好几个工作"不出色"的员工,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厄运轮到自己头上。"你再努力也觉得不安全――你的安全感建立在公司效绩之上,但公司很难一直赢利。"她说。作为女孩,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技能要求较低的公务员是上佳的选择。
云南大学应届毕业生王铣亮承认,公务员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反而更容易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放下包袱,积极投身工作之中,"可以尽早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一开始就选择私企,激烈的竞争对一些外地学生来说并非好事,很可能挫伤自信心。
而李铭的看法更世故:先迈入公务员系统,之后再通过关系往更好的部门调动,这同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捷径――在一个"前途未卜"的时代之中,人生目标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尽快寻找稳妥的安身之所才是明智之举。
"公务员崇拜"让人感到一丝凉意:大学生毕业生、硕士生、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的年轻人甚至令人羡慕的"海归"仍然把安全视为最迫切的需求,面对社会,这些本该意气风发的年轻精英大多如履薄冰。著名社会学者孙立平在他那本著名的《断裂》一书中曾经做过诊断:中国经济的腾飞大多依赖出口的急遽增长及大量吸引的投资,而"内需"却持续疲软,如果抛开中国人的"敛财"传统,最重要的一点是老百姓缺少花钱的安全感。看病,结婚,买房,无一不用花钱,一个普通家庭已脆弱到其正常收入难以抵御一次小小的风吹草动――在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情况下,不能乱花钱是最低标准。那么,"安全"即成为最低标准之下的最高需求。
而一再被夸大的公务员福利、待遇和稳固的社会地位已经让"伟大的人生目标"退居次席,但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在很多报考者眼中,公务员职业更容易接近梦想。云南师范大学应届生小郭直言不讳:经过几年积累,可以通过权力和人际关系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钱,或者更舒适的生活。
正确的就业观念?
但武晋认为媒体对公务员收入、工作环境存在误导。"比如3581工程,说什么普通职员月收入3000,科级5000,处级8000,厅级10000,这是以讹传讹。其实3581只是全年工资可能的增长总额,并非每月收入。"
在武晋看来,当前高校教育出了问题:高校过度重视学历教育,极大忽视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尤其忽视了职业教育。当高校扩招之后,二者本该齐头并举。现在往往职业学校学生更容易就业,反而是本科生,硕士生就业困难。一是本科生、硕士生技能严重欠缺,二是这些学生观念仍然囿于"高不成低不就"。
"一方面是很多需要有一定技能专长的岗位无法满足,一方面却是很多高校生无法就业,千军万马挤向考试相对简单、门槛较低的公务员。"武晋说。
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克勤提供了一组数字:现在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就业率,以云南大学为例,去年就业率达到92%,但如果排除本升研、保研等等名额,就业率将大幅缩水。"就业压力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大。从就业情况可以看出,那些能放下姿态,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的确更容易找到工作。"
而来自云南省教育厅的数字是,截至去年8月3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占62.5%,比2003-2004学年仅高了2.5个百分点。年底时就业率有所增长,就业绝对数字上升1100人,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边远地区医疗、教育都有大量缺口,但缺钱;就业难的根本在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难以提供足够的有效岗位。"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大昌说。
如此之低的就业率必然导致公务员崇拜。云南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杨天厚认为,除了职业教育必须尽快跟上,关键还是就业观念急需转变。公务员未必适合所有人,"要找到与特长充分尽量结合的职业,可以在工作中锻炼技能,最终一定会有收获。"他认为对社会保障的一定误解也是导致大学生热衷公务员的重要原因。其实,社会保障近年来正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现在对职员福利、保险越来越重视,"基本能解决保障问题。但学生父母大多对企业非常不放心,就业观念过于保守。"
现实的反差令人深思:与火爆的公务员报名相比,云南省人才市场每月逢8的企业人才招聘会却大多冷冷清清。昆明某网络公司总监付律对此深感忧虑:"我们公司承诺给职员上足所有保险,也能给年轻人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我们需要的精英却为公务员挤破了头。"
云南大学社会学专家马居里认为应该冷静剖析公务员崇拜:其中有不少来自家庭压力和盲目仿效,事实上,最终有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缺考。然而公务员的确是就业压力和社会风险最小的行业,中国20多年改革似乎使这一点越来越明晰。但是大学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实现多渠道就业。职业不一定是终生的,发达国家大多采取灵活就业,机会反而更多――这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是积极的。
马居里认为,高校的职业教育应该被高度重视,但职业教育一定是贯穿一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只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每一个从业者都能成功抵御每一次变动,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