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广西、广东、江苏等地的罐装液化气价格连续飚升,不少地方已经突破100元/罐大关。而近一年来,我市的罐装液化气价格也一路上扬,12公斤罐装液化气的价格从2005年年初的62元、68元、72元……涨到现在的75元,而10公斤和15公斤罐装液化气的价格目前也分别涨到了65元和93元。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市液化气价格一
路攀升,居高不下?市民生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气价一路涨 居民吃不消
“罐装液化气价格变化太快了,根本不敢提前跟邻居们说多少钱一罐。”1月20日下午,记者在古寨西路58号楼门前见到了正在收空液化气罐的毕庶清。
毕庶清夫妇均是下岗职工,他们在自家草厦子里开了一个小商店,卖些日常用品并帮楼上楼下的邻居们灌液化气。“最近一两个月,我都是先到液化气站灌完气,再向邻居们收钱,不像以前先收钱,再灌气。”
据了解,去年上半年,我市12公斤罐装液化气的价格还一直维持在62元至65元左右,到去年10月16日,每罐的价格开始陆续涨到70元左右,而仅仅过了一个月,这个价格就一度飙升到了74元,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然而进入2006年,这个记录被再次刷新,1月14日,12公斤罐装液化气的价格涨到了75元,而10公斤和15公斤罐装液化气的价格目前也分别涨到了65元和93元。
一路狂飙的液化气价格让百姓心中有些慌。1月20日中午,来威三月有余的福建人张建平夫妇在租来的不足10平方米的小吃店里忙活着。在这个实际上只是一间草厦子的小吃店里,记者看到,每个角落都堆满了蜂窝煤。张建平在屋里的液化气上给顾客煮着米线,妻子把煮好的茶叶蛋放在屋外的蜂窝煤炉子上温着,“现在只能这样了,边用液化气边用煤炉子,不然成本太大了。”张建平告诉记者,平均四天他的小店就要用一罐12公斤的液化气,一个月光液化气就要用掉560多元,每月还要支付房租、水电费等其他费用,加上小店地角偏,面积小,有时一天连10块钱的东西都卖不到,三个月来他几乎没赚到一分钱。“如果液化气价格一直这么涨下去的话,我实在是无力支撑了。春节也回不了家了,先赚到钱再说吧。”张建平无奈道。
记者在两天的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像张建平这样来威做小本生意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不断上扬的液化气价格表示担忧。而对一些城市低保家庭来说,日益上涨的液化气价格同样让他们不堪重负。
家住市区古寨西路的井女士对记者说,她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家中还有个上小学的女儿,自己身体不好,一直没找工作,丈夫替人打工一个月才挣六七百元。她家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没通天然气,家里一天三顿饭全用罐装液化气,平均一个月就要花70多块钱。而她听说,用天然气一个月只相当于花半罐液化气的价钱。可2900元的天然气进户费,又让她只能望“气”兴叹。
1月19日下午,记者在市液化气公司碰到了推着自行车前来罐气的市公交公司职工岳立昌。“快过年了,来罐点气,没想到又涨价了。”岳立昌摇头叹气道。岳立昌的妻子下岗了,他每月收入不过千元,为了节省,他家很少用液化气,平时都是烧大锅做饭,一年只用两三罐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城区(含两个开发区)人口中,使用管道天然气的用户不足6万户,还有1万余户居民使用管道液化气,约有一半以上的居民使用罐装液化气,这部分居民正承担着不断上涨的液化气价格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压力。
气价上涨有原因 商家抱怨“不赚钱”
液化气价格飞涨,让不少百姓怀疑商家在其中做手脚。然而市液化气公司经理刘一斌却也大倒苦水,“就是现在这个价格,我们也不赚钱。液化气进货价格一天一个样,有时一天一吨能能涨100多元。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我们又不能马上把涨价的成本反映到零售价上。去年下半年,在液化气进货价格最高的几个月,我们公司一直处于赔钱经营的状态,有一个月最多赔了24万。”据刘一斌介绍,目前市液化气公司液化气的进货价为每吨5000余元,高的时候涨到5600元一吨,这还不包括运输费。所以,他认为,目前12公斤罐装液化气75元的价格不能算高。
1月19日晚上,记者电话连线了威海最大一家石油批发商威海威洋石油公司液化气部经理于兴勋,于兴勋此时正在大连联系液化气业务。据他介绍,我市民用液化气主要来自青岛、东营和大连等北方地区。入冬以来,受居民用气量增大、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原油进口量减少等因素影响,这些来源地的液化气出厂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每吨液化气的出厂价为5000余元,而在往年,大连液化气的出厂价有时连4000元都不到。
市液化气公司经理刘一斌分析说,出现液化气价格上涨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进口气减少。目前我国市场上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原油主要靠进口,而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原油的进口量是有一定指标限制的。到了年底,各石油企业手中没有指标,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就高了起来。二是南方地区到北方买气的增多。目前,不少南方地区的液化气进货价一度达到了7400元一吨的历史最高价,很多地方开始掉转车头,来到北方买气,拉升了北方的液化气价格。三是各大炼油厂炼气量减少。液化气是石油的副产品,并不是各大炼油厂的拳头产品。临近春节,各大炼油厂纷纷减少液化气的炼取,只提供够本地使用的液化气,造成液化气货源短缺,供货减少,价格上扬。四是中间环节导致价格攀升。由于我市并没有石油能源储备,液化气完全依靠从外地运进,进货渠道主要是齐鲁石化炼油厂、东营胜利油田和青岛等地的炼油厂,还有部分从大庆进货。目前各市区共有130余个液化气站,市区有20余个,这些液化气站大多数并不是直接从油田炼油厂的一级库直接进货,而是通过当地或本地批发商及石油存储企业经过二级库进行二次运输,所以成本格外增加。
价格上涨“听”市场 百姓企盼有调控
1月19日,记者就日益上涨的液化气价格问题来到市物价局价格管理科,该科一位高姓工作人员却表示了她的无奈:“国家对液化石油气实行价格放开的政策,涨不涨价,涨多少,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液化气不像天然气属于公共产品,政府对其不予补贴,它的价格也没有列入政府的定价目录之内,所以它的浮动并没有上限或下限。另外,即便要调控也必须经过省物价相关部门的授权才能实施。今年潍坊市物价部门曾就该市不断上扬的液化气价格向省物价部门打报告,要求省政府予以行政干预,可是并没有得到回音。
另据记者了解,面对飞涨的液化气价格,广西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困难家庭、低收入行业和群体进行补贴。1月22日,记者就此采访市民政局,该局办公室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市还没有对低保人群进行补助的打算。
当下液化气价格上涨,影响群众生活,已经成为不少地方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新华社昨日发表时评指出,液化气经营虽然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属于标准的“市场经济”。但同时,它又是一个事关民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当这一行业出现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对困难家庭、弱势群体造成冲击等问题时,政府此时不应缺位,而应及时反应,采取适当措施,减缓这种影响和冲击。
那么,我市的液化气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上涨?面对价格牌上不断变换的数字,政府及有关部门如何“补位”?对此,市燃气热力办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建议,地方对液化气价格的掌控力度很弱,国家应该加大对我国罐装液化气的监管力度,打破石油企业行业垄断。同时,物价部门要增强罐装液化气行业的信息透明度,如必须涨价,应通过政府和媒体向市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液化气公司应尽量从源头取货,减少流通环节和不必要的开支。
威海威洋石油公司液化气部经理于兴勋则呼吁,国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全国的液化气资源进行有序地整合利用,协调好南北方的供需关系。同时,政府部门应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资金,通过灵活的手段和方式,稳定市场价格,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记者
姜磊)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