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农民致富的村支书王乐义 “王乐义这个头带得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体现在带领农民致富上。”2005年4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的一间蔬菜大棚里,听完菜农王友德讲述村支书王乐义带领群众种大棚致富的经过后高兴地称赞说。
王乐
义几十年致力于蔬菜大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一个农民的朴实和执着,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推进了现代化农业的进程,带动成千上万农民共同走上了小康路。 “我这个‘半拉子人’一定带领乡亲闯出一条富路”
王乐义带这个头确实不易。1978年5月,王乐义被确诊为直肠癌,手术后比正常人多了一件东西———粪便袋。
当年9月,三元朱村党支部改选。王乐义被全村党员推到了台前。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长,但他知道村里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他对乡亲们说:“我是个随时可能倒下的‘半拉子人’,但我干就要干好,能干一年是一年,能干十年是十年!我这个‘半拉子人’一定带领乡亲闯出一条致富路!”
王乐义上任那年,村里的家底只有两辆破车、10头牲口。村里除了5个当老师的,没有一人有存款。此后几年,王乐义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世纪80年代末,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元。
1988年腊月二十八,常年在外贩运蔬菜的堂弟从东北给他捎来两斤鲜灵灵的黄瓜。王乐义眼前一亮:东北天寒地冻能产黄瓜,我们一定也能行!
大年初六,王乐义就带着人上了东北。一上东北,菜农毫不客气地让他们吃了闭门羹。二上东北,同样一无所获。脾气一向和善的王乐义急了,三上东北!
同去的村干部向东北菜农介绍说:“这是我们身患癌症的村支书,他不是为个人发家致富,而是想带领全村百姓拔掉穷根啊。”这个对亲姐夫都不曾松口的东北菜农终于被王乐义这个执着的山东汉子感动了。
寿光种菜的历史比较早,当时已经有了老式的温室大棚,冬季需要升火加温,但只能生产叶菜,效益不高。东北菜农的大棚靠山而建,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回来后,王乐义一头扎在大棚技术革新上,在墙体、采光面、薄膜、嫁接技术、大棚方位5个方面进行改造,研制成功了适合平原地区推广的不需加温的冬暖式大棚。
大多数村民却不买王乐义的账:“烧几吨煤都产不出黄瓜,光靠晒太阳能晒出黄瓜来?”一时间闲言碎语四起。建大棚要有五六千元的初期投入,一旦失败,建棚户不仅会血本无归,还可能成为村里的困难户。
王乐义深知风险却认准了这是一条致富的路子。“在致富路上,党员干部站得高,群众才能看得远;党员干部走得快,群众才能跟得紧!致富有风险,咱们不担谁来担?”王乐义在党员干部会上拍了桌子。最后定下由全村17名党员干部带头先建大棚。
1989年12月24日,三元朱村的黄瓜上市了!开秤每公斤20元。供不应求!
17个大棚户平均收入2.7万元,最高的卖到3万多元。村里一下子冒出17个双万元户。
“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
第二年,全村一下子冒出181亩大棚。17名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指导。这一年,靠卖菜村民存款达到128万元。
王乐义被县里盯上了。1990年,县委书记王伯祥专门为他配了一辆吉普车,负责在全县推广大棚蔬菜技术。一年下来,他跑了4万多公里,有时一天跑11个乡镇30多个村,累得两眼发黑,双腿拖不动。那一年,全县发展的5130个大棚全部成功,当年增收6000多万元。寿光因此成为“中国蔬菜之乡”。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找上门来要求学技术。村民不满了:把技术传出去,不等于把自己碗里的馍让别人分着吃吗?
王乐义最终作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选择,他对村民们讲明了自己的心思:“我不仅是三元朱的村支书,还是个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还分哪村哪镇?一村富了不叫富,大家都富才是富!”
1990年以来,三元朱村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90多万人次,有38个国家的专家教授也来参观考察。
17年来,王乐义的足迹到过11个省、区、市,少说也有几十万公里,举办了3000多期技术培训班,发放科普书籍8万多册、录像带5000多盘,不取分文、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千家万户。
每到一地,他都要根据当地实际地理和气候条件再对技术进行改进,确保建一处大棚带动一个农户脱贫。他13次进新疆传授技术,使边疆地区一年8个月吃菜靠外运的历史一举打破。
“什么时候都要有‘一招鲜’”
三元朱人手把手教会了一批又一批种菜的农民,竞争对手遍及全国。但王乐义是一个不怕有竞争对手的人。他的秘密武器是:“什么时候都要有‘一招鲜’。”
他牢牢握住创新这把利剑,始终占领蔬菜种植技术的“制高点”。在他的带动下,320多个新品种、130多项新技术、80多项现代化设施先后在三元朱扎下根来。三元朱成了全国大棚的试验田,靠“‘一招鲜’吃遍天下”。
这些年,王乐义一直致力于对农民的科技培训。2003年,他与美国、西班牙、德国、以色列、荷兰等国家合作,成立了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民不出国门,就能学到国外农业技术,取得西方发达国家认可的技术证书。
为了加快技术推广速度,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受益,王乐义已经着手在西北五省区各设一处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培训。
2005年,三元朱村经济总收入3338万元,人均纯收入9900元。
“知党情更要报党恩”
几十年来,不断有人问王乐义:“你这么卖命地干,为的是啥?”他只有一句话:“水有源,树有根,知党情更要报党恩。”
28年前,为了救活王乐义,县里从党费中拿出6000元钱给他做了手术,这个恩情王乐义始终不敢忘。
王乐义17岁到东北当了一名伐木工人,1962年回村,1965年入党,当村干部44年。经历过生活的苦,更知党的恩。王乐义的人生见证了中国富民政策的演进,已经融化在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他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富起来。
28年来,他把生死交给群众,拖着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羸弱之躯造福社会,走遍大半个中国,发起和推动了一场遍及中国北方农村的“白色革命”。新华社记者张晓晶(据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