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锋在没找到工作前一直在家里干农活
内容提要:你想,假如你是一个一般高校的毕业生,找不着工作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吗?假如你是一个下岗职工,卖糖葫芦
会有这么多用人单位伸出援手吗?大家对你境遇的惋惜,是基于百年来对北大的良好印象,那么好的学府出来的毕业生一定差不了,找不着工作说不过去。
小武兄弟,这回你可是出大名了!不为别的,就为你北大毕业没找到工作,就为你回家帮妈妈穿糖葫芦。
事件: 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待业在家做糖葫芦
昨晚7时40分,网上搜索你会发现至少1300个网页在关注你武小锋。你一定大吃一惊,咋,这难道比当年我以状元郎的高分考上北大还惹人关注吗?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回家消极待业就更不是光彩事。被人同情,你是否感到自己很失败;被人怜惜,你是否感到很伤自尊?
但峰回路转,媒体介入后,你又感受到了扑面的温情:大连市有关方面发话:千万把武小锋留在大连,一定得给你找工作;远至厦门的用人单位闻讯也表示,要给你工作;近边儿的沈阳、开原等省内各地的用人单位也在抢着相看你,频表善意……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爱心和关注,你一定觉得有点晕,更多的是有点想不通:为什么我武小锋没找着工作会引起这么大关注?
就因为我是北大毕业生吗?有这个原因。你想,假如你是一个一般高校的毕业生,找不着工作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吗?假如你是一个下岗职工,卖糖葫芦会有这么多用人单位伸出援手吗?大家对你境遇的惋惜,是基于百年来对北大的良好印象,那么好的学府出来的毕业生一定差不了,找不着工作说不过去。一个北大毕业生没找着工作,舆论往往单方面问责有关部门和单位不识人才,而不是从另一方面问责当事人,骨子里体现一种对过去传统就业模式的留恋,一种社会就业评价体系处于转型期的典型表现。
你听说过牛津、哈佛毕业生因找不着工作而英、美举国关注的吗?好像没有。为什么?你是哪的毕业生只代表你过去的学习能力,并不代表你的就业能力,那么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就业评价体系的变革,也许再过三五年,甭说你北大学士,就是北大博士、博士后找不着工作穿糖葫芦都没人理你。
你也许不知道,在昨天的专场求职见面会后,有的用人单位对你的评价持保留态度。但他们还是表示,希望给你工作。听到这个内部消息你也许更迷惑了,这又是为什么?他们明知道你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却宁愿抢着出钱出工作帮你,是出于对落魄学子的善意和同情,是想表达一种尊重知识的姿态,还是有其更市场化的运作玄机?也许几者兼而有之,在此我们不便枉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经济里赔本买卖谁也不会干。
小武,对你的境遇相关评论至少上万条,对你的关注恐怕仅次于春晚和超女。你此时高兴吗?面对这么多的意外,你还睡得着吗?面对关心你的人的评价,你的心理是否也在激烈交锋?这种关注不可怕吗?尽管这里不乏爱心,但被人救助的滋味不好受,今后的路怎么走还得你自己做主。
八方激辩武小锋求职
北大学子武小锋待业在家穿糖葫芦,这到底是就业市场弊端所致、中国高等教育的失败?还是北京大学的难堪、武小锋本人的悲哀?本版的头题评论是本报对这一问题的一己之见。
武小锋求职一事在本报首先披露后,本报编辑部收到了大量的读者反馈,他们通过电话、电邮等方式(包括网友的跟帖),或理智、或激愤、或惋惜、或真诚地一抒胸臆、坦陈己见,我们把这些趋同或矛盾的观点整合出来,刊发在本栏目中,与读者互动,以求在激辩中梳理出事理的多面性。
名校毕业=成功,名校生=精英
市场经济下没有“丹书铁券”,神圣就这样消解,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是对“人才”定位的重新评估,高学历与高能力太多时候不能画等号,人才的概念要变一变了。武小锋“走麦城”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上名校=成功=社会精英的固定思维模式正在被社会供求关系给打破了。
就怨他自己
我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小武自身。2004年12月起,小武开始在北京联系工作,但仅仅联系了四五个单位,就打道回府,这说明这位北大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机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盲目地高看自己,不要等到社会来找你,而是你要主动去适应社会需要,锻炼适应能力。否则就是“笑着进大学,哭着出来啊。”
“点儿”背不能怨社会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怀才不遇是自己笨。这不是社会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人家文盲都能在城市发展,为什么他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他本身对事物有偏见,是文凭自恋症,是好高骛远的一种心理习惯,而且很狭隘。
教育体制有毛病
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大学教育没有把大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挂起钩来,没有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接轨。大学应变能力低下成为影响和降低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阻碍。
跟北大没关系
不要老是拿北大说事儿。现在高校毕业生找不着合适工作的多得是,北大的整体就业形势肯定比其他学校好多了,有些偏的专业就业难也很正常。一流的学校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三流的学生,三流的大学也可能会出一流的毕业生,适者生存。
卖糖葫芦是浪费
不是说中国的大学生不能穿糖葫芦卖,但中国没还有到了用大学生穿糖葫芦的时代。国家社会要关心这些大学毕业生给他们创造就业环境。毕竟对这些人,国家和家庭花了不少的钱和心血。让这些一肚子知识的人去穿糖葫芦、卖肉,不是浪费是什么?
卖糖葫芦也有大出息
卖糖葫芦怎么了,我们这批发烤肠的一个月还挣上万呢。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和教育体制没有联系。谁说过北大的就不能卖冰糖葫芦?这最起码是自食其力吧。你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不就是做汽水的吗?你又看老干妈,不就是做辣椒酱的吗?而现在,你能小看他们吗?卖糖葫芦又怎么啦?做大了一样也能搞集团化。
小武呀,你那块牌子就是钱哪
从一个贫穷的山沟里飞出的这只金凤凰,只是暂时迷了路,但愿他———还有那些像他一样的待业者,能及时猛醒,找准方向,到社会中锻炼,迅速适应社会,自强自立,发挥所学,造福民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这块牌子不就是钱吗?怎么不会利用?小伙子,完全可以创建个人诊所嘛。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