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经济发展主线开发区着力打造“集约型”经济 本报讯“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将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开发区认为,纵向比较,近几年开发区建设引进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资本密度高、耗能少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6.3%。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00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2.1%。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发区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如果横向比较,本质上仍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的推动,依靠制造业的推动。为此,开发区把“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由依赖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完善、制度创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围绕这一发展主线,他们梳理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继续致力于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部建成大炼油、海西湾造修船、中海油、丽东化工等大项目,使“六大产业集群”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双十”工程,重点引进10家国家级研发中心或科技孵化器、10家高科技大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现代化气息的商贸、旅游、文化和娱乐设施,建成凤凰岛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和活力。开发区将推行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等高效服务形式;继续创新投融资管理体制,提高资本运作能力;积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打造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投资促进体制,完善专业化招商和项目评价机制;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劳动力、人才等各类要素市场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方面,开发区提出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重点建设九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立完善循环经济指标评价和考核体系。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节约利用能源,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推行资源节约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综合利用再生资源,抓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等项目建设。
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将继续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的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凤凰岛、唐岛湾、滨海公路周边等重点功能区域。配合建成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等跨海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疏港专用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城区快速交通网络。加强水资源、热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将北部工业区建成西海岸新的经济增长极。全面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建成区内村庄改造和示范居住区建设。(王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