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撬动“4000”的奇迹 (上接第一版)逐步建立起竞争有序、繁荣活跃的市场体系,并由此带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
随着内地进藏旅游的日益升温,援藏干部们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们按照成立组织、开拓市场、优化服务的思
路,及时成立旅游局,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详细规划,并全面启动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形成了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相映,观光、休闲和商务互补的现代旅游格局,从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相比之下,在海拔近4000米的边陲地区发展第二产业是最有难度的。为攻克这一难关,援藏干部们从改造当地基础手工业入手,结合实际逐步建起了食品加工、水泥预制件等项目。同时,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推行招商引资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去年4月,通过引进浙江温州辰光集团,我市两大援建项目之一的塑料编织厂正式启动;同时,由青岛黄海橡胶集团租赁的另一项目———轮胎翻新厂目前也正在做各项开工准备。
从“输血”到“造血”用市场杠杆发掘资金效益最大化
在工作实践中,援藏干部们总结出一条硬道理:援藏资金应该起到杠杆的作用,应该释放出几何倍数的能量,撬动日喀则市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实,这个杠杆,也就是市场经济的杠杆,是让“钱生钱”的杠杆,可谓“四两拨千斤”。
前三批援藏干部在青岛市投入援藏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部门、各区市的支持,分别争取了1400万元、2353万元和3300万元的援藏资金,投入到日喀则市的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改进农牧民生活、医疗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为当地快速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输入“血液”,并不是目的。在援藏资金的使用上,援藏干部们想方设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日喀则第二中学临街围墙的改造项目。此前,该学校有一段位于“青岛路”上的围墙已残破不堪,严重影响了市容,危害到了校园安全。援藏干部在充分论证之后,摒弃了简单的修补方案,创造性地在临街路段建成了一批既具美感又具有商业价值的网点房,不仅美化了环境,拉动了劳动就业,而且前期投入的资金全部回收并增值,放大后的援藏资金再次投入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
还有一个经典范例。起初由我市援建的轮胎翻新项目和塑料编织项目准备选址城区内,后来经过援藏干部的重新规划,把厂址移至郊区,并以此为依托成立了日喀则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而实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置换出的土地重新规划,建成美观的商品房后身价倍增;而两大项目迁至郊区,使原本废弃之地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载体。一个身价陡增,一个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经营城市所爆发出的惊人魅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转变当地“等、靠、要”思想,援藏干部们还拿出了相当一部分援藏资金,建立了各种奖励基金和奖励制度,如蔬菜发展基金、招商引资基金、教育基金等,这些措施进一步发挥了援藏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极大调动起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从解决温饱到“智力援藏”奠定可持续发展牢固基石
对口支援是一个时期的使命而不会是永久的模式,这就要求援藏工作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
援藏初期,我市将支援重点放在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通过抢险救灾给灾区带来新的希望、扩大就业让藏民增加收入等方面。随着日喀则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进一步升华了支援的思路,将“智力援藏”作为主基调,为日喀则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在这一思路引导下,援藏干部们在带领日喀则人民走出贫穷的同时,也致力于把内地的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移植”到日喀则,采取了选派青岛技术干部进藏和选拔当地干部赴内地挂职锻炼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对当地干部的培训力度。
援藏期间,我市共选派了医疗、建筑、水利、蔬菜、教育、旅游等九批共60名专业技术干部进藏,在日喀则市急需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进入,极大带动和促进了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此外,援藏干部还面向日喀则市选拔了多批当地干部前往青岛挂职学习,通过在青的工作实践,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新的工作思路,回到日喀则后成为各项工作的开拓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在前期出资建立东嘎乡青岛希望小学、海尔希望小学,修建了三中教学广场等基础上,又提出以兴建青岛联乡希望小学为新起点,以青岛12区市为帮扶主体,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在日喀则市规划建设25所希望小学,进一步完善当地小学教育布局,让更多的藏族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育,将此作为帮助藏族人民致富的治本之策。
谁也不能否认,这方亘古未变的净地,如今正在成为一片热土!
对口援藏10年来,我市先后派出4批党政干部和9批专业技术干部到日喀则工作。为日喀则提供的援助资金累计9000多万元。援助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政权建设等各类项目192个。
10年间,我市援藏工作由初期的致力于扶贫、助学、改善生存环境等社会公益项目,逐步拓展到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兴农、城市开发等各个方面,大大促进了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稳定。
10年间,我市成功地创造了一个“0”撬动“4000”的奇迹,使日喀则这座雪域高原古城紧随沿海城市步伐,稳健地迈上了一个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