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造访内陆时,内陆4号营地的风吹雪天气,当时下沉风力只有6级,而内陆队遭遇的最大凤力达到10级。
雪地车里队员们的生活舱。
●多次穿越2米宽冰缝,工作中险坠冰缝时间时有发生,“第一步也可能是最后一步”
●雪地车里拥挤狭小,吃水依靠化雪融冰,2个月里洗澡理发成了奢望
●狂风暴雪多次来袭,10级狂风中雪地车也在摇晃,暴风雪中的营地“孤岛”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记者走近内陆队员,探访他们在大本营500公里外的内陆生活
在靠近海岸线的南极中山站,生活的艰苦和枯燥已为国人熟知,在距离大本营还有近500公里的内陆考察前线,队员们生活的艰苦更是无法想象。1月15日,记者随同科考队前往内陆队营地进行慰问时,对几位内陆勇士进行了专访,并进入他们的雪地车住舱内实地探访,深入了解了他们在格罗夫山的内陆生活。
冰缝:那些生死陷阱
2005年,阿根廷2名考察队员先后坠入南极内陆的千米冰缝深处,至今遗体还没有找到。在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山区里,看似平静美丽的雪地下可能隐藏着无数条这样的生死陷阱。对于普通人而言,冰缝是可怕的,过冰缝是历险,但是对于11名内陆队队员来说,出发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冲过这些可怕的冰裂隙已经是家常便饭。
曾经4次随队进入南极内陆,2005年成功登顶DOMEA的老机械师徐霞兴是本次内陆考察的后勤保障官,负责着所有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由于经验丰富,内陆车队的1号雪地车由他驾驶,以便探明前进道路上的陷阱。说起这次深入格罗夫山,已经把内陆考察当作家常便饭的徐霞兴也是一身冷汗,他告诉记者,一路走来,几乎每个小时内陆队都在跨越冰缝,由于冰缝过于密集,为了节省时间,最后在遇上1米多宽的“狭窄”冰缝时,雪地车连路都不绕,干脆直冲过去。“只有遇到那些宽度达到3米以上的大家伙时我们才绕路而行。但从2号营地向3号营地前进时,我们遇上了考察中最危险的一道陷阱。”徐霞兴说,当时1号雪地车车头刚刚开过一片雪地,他猛然感到车身后部向下一沉,经验丰富的老徐猛踩一脚油门前冲了十几米,等车停稳后才敢下车查看,此时大家发现,雪地车与拖带雪橇之间的连接杆已经全部陷入了冰缝,而这道冰缝宽度达到3米多,深不见底,足以吞噬1号雪地车及其拖带的生活舱、雪橇。
慰问团到访前1天,内陆队员程晓也遭遇了一次冰缝历险,当时这位遥感学博士下车去后舱取对讲机电池,左脚刚踏上雪地身子就往下迅速沉去。“内陆队员都知道,一脚踏进冰逢时必须就地卧倒,切忌再踏上另一只脚。”依靠这种简单的自救方式,程博士躲过了一劫。而类似的经历,几乎11位内陆队员每人都遇到过。队长琚宜太在考察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格罗夫山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是个人的最后一步。
留下过年的最后一棵白菜
对于没到过南极内陆的人来说,内陆队员在空阔的南极冰盖上如何吃穿住行是最感兴趣的事。随队到访时,记者有幸进入了队员们的生活舱参观。这是一间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除了一张小桌外,屋内的空间几乎全被4张上下铺占据。人在其中转身都很不方便。队长琚宜太说,由于本次内陆考察人数众多,还有2名队员的铺位安排在炊事舱里,而剩下的一位队员只好委屈睡在雪地车车头里。为了照顾老队员,10位有幸睡到铺位的队员按年龄排序,年轻人自觉的爬上上铺,把方便的下铺让给前辈。
这么多人挤在狭小的住舱里,睡觉时有人翻身打呵欠都能“鸡犬相闻”,如果有人鼾声大作,其他人能安然入睡吗?对于记者的问题,随队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潘明荣笑答:每天内陆队都要工作到北京时间凌晨3时左右,高强度的工作让大家上床后倒头就睡,压根就听不到别人的呼噜声。
由于深入南极内陆近500公里,内陆队的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为了节约空间,出发时他们携带的食品以方便食品和罐头为主,吃口新鲜蔬菜水果成了最美好的愿望。徐霞兴告诉记者,出发后大家的主食是方便面和航空餐,新年时大家吃到了一顿胡萝卜和白菜,目前全队只剩下一棵新鲜白菜,经过11位队员公决,准备把它留到春节时炒上一盘醋溜白菜,让大家一次过过蔬菜瘾。除了缺乏果蔬外,枯燥危险的内陆生活还让队员们烟瘾大增,出发前央视同行特意叮嘱几位驻守大本营的记者给他们带几包香烟,此外内陆队的用水全部依靠就地化雪融冰,南极的冰雪虽然纯净,但用煤油化雪代价昂贵,每位队员每天只能分到一小杯梳洗用水,洗澡更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
暴风雪来袭时的营地“孤岛”
与中山站大本营相比,南极内陆地区的天气更加恶劣。内陆队出发以来,格罗夫山地区的每日平均温度在零下27度左右。记者抵达时,由于气温过低,多位队员的相机都被冻得无法工作,记者记录用的圆珠笔甚至连笔油都被冻住,无法在室外写字。在严寒的天气下,不少内陆队员的脸上都生出了冻疮。
唯一能让队员们感到温暖的地方是雪地车的生活舱,由于舱内安装了电暖气,温度能达到零上7、8度。但是除了低温外,南极内陆更可怕的是暴风雪。自内陆队出发以来,平均每两天就会遭受一次暴风雪的袭击,慰问团抵达时营地附近刮起了6级左右的下沉风,狂风吹雪使得营地附近能见度迅速降低,雪粒打在人脸上生疼。而内陆队出发后遭遇的最大风力达到10级。琚宜太说,暴风雪来临时,3辆雪地车就会成品字型排开,形成风雪中的小小“孤岛”抵御恶劣天气。即使如此,狂风甚至能吹得重达几吨的雪地车住舱左右摇摆。遭遇10级狂风的那个深夜,琚宜太几乎一夜未眠,直到天气放晴才敢合眼。
虽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但内陆队仍然在风雪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2次科考队领队魏文良表示,11位内陆队队员甘于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是南极精神的突出体现,他们的工作业绩将作为22次中国南极科考的最亮点写入中国极地考察史。
雪龙号开始大洋调查任务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北京时间1月16日下午3时,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离开中山站前往南大洋区域开展大洋考察工作,22次科考队副领队杨惠根博士随船前往指导考察工作。预计在长达10天的考察工作中,本次南极科考大洋考察将进行包括磷虾商业研究在内的12项考察工作。
雪龙号是在完成接送政府代表团任务后返回中山站的,进行短暂休整后,雪龙号于当地时间16日中午再次拔锚起航,前往普里兹湾水域、埃莫里冰架外围海域等南大洋区域进行大洋考察。22次科考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与大洋分队上船开展大洋考察工作。杨惠根告诉记者,大洋考察是历次南极考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洋考察将对十五期间的大洋关键水团及其输运动力学过程研究、南大洋海冰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影响等研究项目作出突出贡献。据悉,本次南大洋综合调查将完成近千海里的海洋断面综合调查,并进行包括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评估与普里兹湾鱼类生态调查、南大洋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预研究、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特性等12项国家重点项目。
当地时间中午12时,副领队杨惠根与大洋队员再次告别战友上船离开。据悉大洋考察将于春节前结束,在外漂泊工作的考察队员将返回中山站欢度春节。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