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为了下周的应聘,昨晚某高校大四学生林汉花3600元买了一套名牌西装。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奔走于各个应聘现场的大学生为了赚足“印象分”,尽力“包装”自己。但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对外表并不看重。
“和同学比,我这套西装不算什么。”看记者一脸惊讶,林汉解释说:“去
参加应聘就要穿得精神一点嘛。我宿舍里的几个同学都买了西装、休闲服,有的三四套呢。”
林汉的女朋友孙莹告诉记者,有的女学生为了每参加一次面试,去高档的美发店花上上百元钱设计发型。而且即使是平常很节约的同学也都非常舍得花钱,动辄就是数百上千元的服装。她坦诚地对记者说:“很快我们就要踏上社会,角色将发生变化,穿着的服装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的带着浓浓的学生气。再说了,如果能够获得一份好工作,这点小投入又算什么呢。”
相互攀比的风气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刘某的父母是胶南一家工厂的失业职工,一月只有不到1500元的收入。为能够和同学一样体面地参加应聘会,他向父母要了2000元钱来购买各种“行头”。他无奈地对记者说:“我的学习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别人能穿着名牌服装去应聘,我也不能输给他们!”像刘某这样的情况在大学生中不在少数,一些大学生为了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穿着高档服装应聘,就伸手向父母要或者“从自己的牙缝中挤”。
对这种现象,大学老师们认为这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求职心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在人潮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心仪的用人单位相中,形象包装成了急于推销自己的大学毕业生最直接采用的求职手段。
虽然,大学生们在“包装”上花费大量的钱和精力,但绝大多数的招聘单位人员对这样的“表面功夫”并不买账。“说实话,这些大学生真没有必要在形象包装上花费那么多钱。”岛城一家大酒店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孙先生对记者说:“作为招聘单位,我们看重的并不是他们的这些表面文章,而是他们扎扎实实的内功。前几天,在面试中,我们就从53名参加面试的大学生中初步选中了一个穿得非常朴素但是交际能力、外语能力、应变能力都非常强的大学生。他们现在根本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允许他们这样,如果他们一味追求名牌服装这些表面文章,恰恰会给我们造成不好的印象。”
一些单位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也认为,大学生如果想在应聘中多获得一些“印象分”,不妨在平常的时候注意让自己养成一些良好的礼仪,注重言谈举止等小的细节。应聘中,大学生穿戴整洁就可以了。(记者
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