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市”迈大步 ———我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盘点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实施5年来,是我市依法治市迈出大步的重要阶段———坚持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主题,按照《青岛市2001—2005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规划》,重点突出了各级领导
干部、国家公职人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突出了基层农村和社区等普法依法治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地方立法体现了民主化和科学化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开门立法”、“专家立法”、“公开立法”,并适时召开立法听证会,使地方立法体现了民主和科学原则,立法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一是注重立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制定了《青岛市城市供热条例》、《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若干规定》和《青岛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二是突出经济立法,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修订了《海洋渔业管理条例》、《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若干规定》等法规;制定了《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办法》、《青岛市专利保护规定》和《青岛市审计监督条例》等法规。三是坚持立、改、废并举,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我市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清查有效法规84件,新制定地方性法规23件,修改6件,废止10件;清理政府规章374件,修改37件,废止114件。自2001年至今,市政府开展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精简了行政审批事项,市一级行政审批事项从1263项精简至349项。
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方面:市委制定了《中共青岛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各级各部门的理论中心组也建立健全了学法制度,坚持了每月一次的学法日。近5年来,市及各区、市共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1500次,听讲人员达60多万人次。同时,各级党校起到了干部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两级普法主管部门共培训普法骨干8万多人次。另外,我市坚持以考促学,5年来全市组织领导干部任前考法50多次,并先后4次组织4万多名公务员进行法律考试。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一是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市教育局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全市中小学校普遍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团市委等部门招募热心教育事业的老干部、老专家等组成“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宣讲团”。二是创建“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全市119所学校分别达到了市级和省级“依法治教示范学校”的标准。三是青少年法制教育形式多样。全市中小学校普遍举办了《托起明天的太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挂图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全市11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全市还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夜校(基地)165个,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15条。
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方面:我市各级、各部门举办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人员达十余万人次。同时,两级普法主管部门向5000多家国有、集体、私营和个体企业免费发放《讲案学法》和《政策法律法规一册通》达15万余册。而且,在“三资”企业建立企业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中国法律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方面: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公寓楼,集中居住,统一管理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夜校150余所;加强岗前学法和周末集中学法;同时加强法律服务和援助,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依法维权。
农村、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方面:城市社区全面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配发一套法律书籍、建制一个法制宣传栏、征订一套法律知识挂图、组建一支法律宣传队伍,并实施了“法律进社区”、“法官进社区”、“警务进社区”等“五进社区”活动。农村全面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为每个村庄配发一套法律书籍、征订一套法律知识挂图、命名一处法制夜校、建制一个法制宣传栏、组建一支法律宣传队伍。并针对城乡居民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举行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活动。
基层、行业、区域依法治理取得新进展
“四五”普法以来,我市始终将城乡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依法治市的重要任务。在全市城乡基层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共培植了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3个。其中,城阳区的城阳村、胶南市的李家石桥村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截至目前,全市九成以上的村(居)落实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居)财务、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制定完善了村(居)规民约或村(居)民自治章程。另外,近八成的企业实行依法治企,企业纷纷聘请了法律顾问,实行了厂务公开;有九成以上的中小学校实行了依法治教。
我市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政法机关的公正执法能力。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评议考核制、执法违法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实行政务公开,方便了公民、法人办理行政事项;市政府设立法律咨询委员会,区(市)政府和主要领导全部聘请了“法律顾问团”或“法律顾问”,保证了政府的重大决策和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我市把提高政法机关公平、正义和效率作为依法治市的重要方面,维护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常不断地实施专项依法治理活动。政法部门适时开展对刑事犯罪的“严打”集中专项整治;建管系统大规模清理违法违章建筑,对有问题的施工单位进行了依法处罚,并大力整治街头非法广告;卫生系统开展了打击食品、药品的假冒伪劣活动;旅游系统对全市的旅游景点、服务车辆、导游人员进行了全面整顿规范;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全市的汽车市场、农资产品市场、集贸商场等进行了清理整顿;新闻出版和文化系统对全市的文化市场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取缔无证照歌舞娱乐场所494家,取缔无证照网吧652家。
我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作用,并且以市工商局、市税务局、市环保局和市政公用局分别设立的“12315”、“12366”、“12369”、“98111”(目前为“12319”)服务热线为平台,全力排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涉法信访增多的问题,我市坚持加强信访法规的宣传,特别是结合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的实施后,进一步促进形成了依法、和谐信访的良好氛围。
我市不断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重要目标考核,其中制定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和《各区市普法依法治理日常工作目标考评标准》等制度。
据了解,目前我市以“四五”普法依法治理验收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清不足,并结合“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开局,着力针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不够强、普法依法治理配套机制缺乏刚性监督制约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完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实现新飞跃,为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