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种得更有劲了” ———访李哥庄“全国种粮大户”郭文行
新年刚过就进了腊月门,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村的“全国种粮大户”郭文行开始置办年货过一个欢天喜地的春节。“去年600多亩粮田,刨去成本净剩三十来万!俺从电视上听说了,今年全国都不收农业税了,俺这地种
得更有劲头了。”当1月5日记者在胶州市区刚开业的家乐佳超市碰到郭文行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劲儿。 别人撂地他包田
郭文行所在的双京村坐落在李哥庄镇最北边,过了胶济铁路道口还得跑10多里路,紧挨着即墨市蓝村镇。李哥庄镇、即墨市蓝村镇都是外向型经济非常发达的乡镇,八九成农村劳动力都进入二三产业就业,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尤其在前几年种地效益低的时候,很多农民种地缺乏积极性。当不少双京人到附近的蓝村镇皮鞋加工厂打工的时候,高中毕业的郭文行却和他的父兄一道选择了黄土地:不怕苦不怕累,有了闲地就承包、哪怕利薄也要干。1990年,郭文行试着与本村几户村民协商,想以转包的方式承包他们的土地,没想到村民很痛快,以每亩120元的价格转给他40亩地。此事传出,附近村庄的很多乡亲找来,主动要求将地包给他,陶家庄40亩,前后辛疃300亩……2003年郭文行又从附近即墨蓝村镇8个村的村民手中,一次性转包了300多亩地,总规模达到751亩。
不但免税还补贴
“这几年饽饽往肉里滚。不但粮价高,国家还免了税补了钱。”郭文行谈起这几年的种粮经历非常感慨。
由于种地多,他这六七百亩地全部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从2004年开始,每当春天小麦拔节、田野中弥漫着清香的时候,村干部就把每亩16元的粮食补贴发下来了,2004年8000多元,2005年9600元。
“有了这钱,可以抵消一部分买化肥、雇人工的费用。”2005年春天小麦返青的时候天有点旱。他雇了15个人,安了10台喷灌机,10多天就把700多亩地浇下来了,光人工费就花了四五千。
2004年6月,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一出台,他马上就投资21万元买了两台“向农”牌玉米联合收割机。“国家给补贴了五万七,俺去开车的时候当时就省了厚厚的一大叠人民币。”这几年他一鼓作气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70马力以上大型轮式拖拉机、大型联合整地机、玉米收获青贮机等,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2005年春天,郭文行又联合十多个农机户成立了胶州市广泰农机服务协会,麦收时候一块儿转战江苏河南,一季就挣了七八万元。
愿望多多盼实现
1月5日,随郭文行到他家中,只见写字台上摆放着一摞写满字的稿纸,地上还有几团废纸。他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想成立个种植合作社……”
因为每年要买大量种子化肥,还要卖出800多吨粮食,有时质量、价格都保证不了。于是他联合全镇50多个种植大户、肥料种子经销商,成立了胶州市第一个种植协会。名字已经起好:大昌。“过了年后马上挂牌!”他说。
他还有很多愿望:买更多机械、承包更多的土地。
“把手中这些地种好,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尽管眼下还开着这辆小面包,等有了钱,再换辆好点的车。”郭文行如此憧憬着幸福生活。梁学勇赵法文刘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