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滨州1月10日讯
近日,在滨州城若干个路口,先后出现了几个像汽车站候车亭但又比候车亭大,像公共凉亭却又挺立在路边的建筑,当农村进城打零工人员在里面坐定后,人们才恍然明白,原来这些建筑是候工亭。说起候工亭的来历,还是由滨州市市委书记孙德汉的一封信引出的。
去年9月底,滨州市劳动保障局、
规划局和行政执法局的三位“一把手”同时收到了一封信,信内提出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建候工亭的想法,“使老百姓有个等候点,挡点风、遮点雨,使城市管理更有序和谐”,最后签名“孙德汉拜托”。这位拜托者就是滨州市市委书记。
三位局长收到信的当天,就跑遍了几个自发形成的零工劳务市场,连夜整理考察材料,第二天就向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报告,并表示不动用财政一分钱,用广告置换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三个月的时间,三个美观的候工亭展现在市民面前。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滨州黄河八路与渤海九路的候工亭,立即就被民工围了个水泄不通。当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大家七嘴八舌聊个不停。从滨北来的李大爷说:“我们几个长年在这里找活干,挣个零花钱,天好时还行,可遇到下雨天就没地方躲,可遭罪了。这下好了,没想到政府还能想着我们。”从杨集镇来找活的林师傅直言快语:“冬天呆在家里没事,骑车跑了30里路来这儿找活,有个地方坐坐真好。”(王进军
李成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