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开发旅游 沈鸿烈(1882-1969)是湖北天门市人,字成章,原本是海军军官,后驻扎青岛,兼任青岛市市长,从1931年12月初到1937年底,任职长达六年。
沈鸿烈任职期间,曾为青岛的建设做了许多事情。在建筑上,广泛筹资,兴建了兰山路青岛
市大礼堂、汇泉体育场、中山路金融大厦群和八大关别墅群等。还修建海滨公园等游乐场所,设立民众教育馆、职工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等,并关注西镇和东镇的贫民住居场所,安置成千户上万名贫民,建了一些专供拉地排车者的休息亭。 沈鸿烈对青岛的城市规划和旅游业的发展比较重视。1932年,颁布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划》,对特别区域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建筑密度、道路宽度与建筑物高度之比等均做了详细规定,使青岛建筑更加规范化。在这几年中,青岛市重修了栈桥,增建了回澜阁,修建了大港三号码头、青岛船坞、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小港二号码头;并整修西广场、马虎寓、脏土沟,建立了救济院、习艺所、感化院等。还有天主教堂、水族馆、湛山寺、花石楼、东海饭店、海水浴场等相继建成,尚有一批中西日式旅馆、餐馆、咖啡馆,戏院、电影院、台球房、高尔夫球场、划船俱乐部等娱乐设施齐备,随之交通事业也有相应的发展。八大关一带作为“特别规定建筑地”,拔地而起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别墅群。1935年制定的《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明确将青岛定位为“中国五大经济区中黄河区的出海口,工商、居住、游览城市”。
他尤其注重对崂山旅游景点的开发,经常游览崂山,进行考察,制定乡区建设纲要。对崂山山区的道路多有修建。如展宽柳树台至靛缸湾的道路;拓宽沙子口至太平宫的道路,在崂山里修建盘山道路铺梯子石阶;并创办了李村师范学校,兴办了一批乡村小学。还加强了植树造林。1933年在九水庙植松一万余株督导登瀛、丹山个村发展果树林木。巨峰北下在海拔1100米的丹炉峰有一山泉,名天乙泉,又称原泉。崂山山泉中海拔最高的山泉,是白沙河的发源地。泉边石刻“原泉”二字,即为沈鸿烈亲自题写的。1932年,上海人士集资在崂山返岭村东南海滨建“斐然亭”,因沈鸿烈字成章,故取《论语》中“斐然成章”之句为亭名。次年又立《斐然亭碑》,由奉化王正廷撰写碑文,文中对沈鸿烈于崂山之开发多有赞誉之词,实为沈氏德政碑。这类碑刻尚有在崂山太清宫立的《民国十七年纪念沈总监碑》、在华严寺立《民国十九年沈鸿烈功德碑》,盛赞所率海军对崂山的贡献。
沈鸿烈虽然办了很多的实事,但自己也在青岛捞了不少“好处”,他在信号山路八号建筑一座大型住宅给最宠爱的二太太,在山海关路三号建设一所别墅给三太太,自己则和大太太住观海一路八号市长官邸。
抗战爆发后,他升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考试院铨叙部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国民党“国策顾问”。1969年3月12日,病逝于台中市,时年87岁。沈鸿烈晚年颇重著述,其中的《青岛市政》、《抗战时期之山东党政军》、《消夏漫笔》等著作中,都对青岛做了重点的书写。
王桂云编著
征集“青岛传奇人物”故事
如果您手中掌握有老青岛民间传奇人物的故事,诸如身怀绝技或传奇经历等,请将稿件通过Email:163zhangfang@或邮寄:青岛市太平路33号青岛早报文娱部,邮编:266001,发给我们,并请注明“‘青岛传奇人物’故事”字样。
下期提示:孙宝琦向德国人收回路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