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亲人最终遇难的噩耗,家属们痛不欲生。(美联社图片)
丹妮尔·贝内特得知爷爷已经遇难的消息后潸然泪下。(新华社照片)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2日发生矿难,13名矿工被困井下,大量报纸和电视台4日报道了“12人仍活着,1人罹难”的假消息。当最终传出只有1人获救后,报纸已无法重印。美国媒体从业人员认为,媒体显然没在这次“报道测验中”过关。
摆“乌龙” 大报小报一起“造假”
美国《纽约邮报》和《纽约每日新闻》4日的大标题都是“活着!”,下面配着矿工亲属正在庆祝的图片。不仅是这些相对不太知名的媒体,就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等大报也没能在这次“报道灾难”中幸免,与小报一样,它们的报道也是12人活着。当确切消息传出后,报纸已无法更正,只能在网络版上做更新。
美国受众认为,媒体给他们和矿工家属的打击“不亚于另一场矿难”。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公众之眼”节目中将这次失实报道同《芝加哥每日论坛报》1948年总统竞选中的“杜威击败杜鲁门”假报道相提并论。
媒体行业报《编辑和出版者》的编辑格雷格·米切尔说,这是“最近几年来媒体最令人羞愧的表现之一”。
米切尔认为,媒体仅仅通过对家属采访就播出新闻绝对有违职业规则。“从午夜开始的几个小时,报纸记者和电台、电视台主持人……采访了那些喜悦的家属,并帮助他们把‘奇迹’传播。”
媒体自辩 认为消息来源够可靠
《纽约时报》发言人托比·尤斯尼克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我们报纸停印时,我们关于矿难的报道依赖于多个消息来源,为了解释清为什么多个消息来源同实际情况有出入,我们将进行跟踪报道。”
《波士顿环球报》编辑马丁·巴龙则认为他的报纸在这次“乌龙”报道中并无不当之处,他强调消息来源中有家属,西弗吉尼亚州州长和一名地方议员。“这些都是可靠的消息来源,我们引用了他们提供的,就是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和其他报纸写了报道。”他说:“你必须印报纸,当人们醒来前必须把它放在门口,还能怎么做呢,不报道?我认为那不切实际。”巴龙说,《波士顿环球报》在14.5万份中加入了更正消息。
新闻链接 41小时救援
煤矿救援工作持续近41个小时,12名矿工遇难,1人获救———很难说这是一场成功的行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整个救援过程。
等待:2日晚,煤矿发生爆炸,13名矿工受困井下。救援人员迅速赶至现场,但由于井内仍然存有高浓度危险气体,救援人员在地面苦苦等待11小时。
徒步:救援人员下井后,沿通道挖掘前进。由于害怕引起火花导致再次爆炸,救援人员只能徒步前行。
机器人:救援小组还把一台救援机器人送至井下,但10几个小时后,机器人在井下某处陷在泥水中无法移动。
小孔:救援人员从地面向井下钻通3只小孔,将空气引至井下并加快有毒气体散发。
结束:爆炸发生后30多个小时,救援人员沿井口挖掘约3.4公里后,找到一名矿工尸体。再过几小时后,救援人员发现另外12名矿工,其中11人已死亡。
媒体反思 报喜心切影响判断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其网站上说,“今天早上全是混乱,不必谈对负责救援人员和媒体的愤怒。”“目前还不清楚到底什么使假信息传出来并被广泛接受,清楚的是,我们要进行验证。”
众多媒体承认,这次报道让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蒙羞,认为大多数媒体在这次“报道测验中”没过关。
“当亲人开始庆祝,大部分媒体很自然就加入,”格雷格·米切尔说,“不清楚为什么他们没有适当的消息来源就登载新闻。”
“人们匆忙印刷和上载新闻,也包括我在内,”网站工作人员阿曼·兰巴说,“需要向公众报告好消息的愿望很可能影响了各个层面上的良好判断。”
美国全面调查煤矿事故
新华社今日上午电 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4日在新闻吹风会上说,劳工部将对近日在西弗吉尼亚州发生的煤矿爆炸事故进行全面调查。
麦克莱伦说劳工部下属的矿山安全和卫生署已开始对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展开调查并将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步骤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他还说,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矿山安全问题,已建议将违反有关规定的罚款数额提高到原来的4倍。(马震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