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韦克托尔”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中心(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生产的生物安全第4级保护装(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预测的2006年世界科研热点中,禽流感研究居首位。禽流感病毒去年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其他致命病毒也曾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现在那些病毒样本还存在吗?它们都保存在哪里?还会不会给世界造成危害?
俄美都有病毒研究中心
世界媒体关注的几种致命病毒,不仅在形状上千差万别,在毒性上也是参差不齐。排在致命病毒排行榜上首位的是1976年在中非出现、让人谈虎色变的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0%。第2位是一种由蚊子携带的登革热病毒,死亡率在50%以上。我国人较为熟悉的天花病毒排在第三。在天花猖獗的几个世纪里,至少有3亿人因为天花丧生。此外,截至目前,各种流感病毒的变种已让全球4000万到5000万人死亡。只有不到25年历史的艾滋病毒,专门破坏免疫系统,让世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束手无策。
俄罗斯“韦克托尔”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中心(以下简称韦克托尔)和美国亚特兰大的国家疾病与控制研究中心(CDC),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危险的国家级病毒贮藏和科研中心。与这两个中心不相上下的是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美国菌种保藏中心,这里有动植物病毒2500种以上。
致命病毒储藏在低温环境中
美国国家疾病与控制研究中心是美国疾病鉴别和防治为一体的综合科研中心,担负着美国防御生化武器扩散的任务。俄罗斯的“韦克托尔”有近30年的历史。它曾是苏联最秘密的国家机构之一,如今还是被一道道铁丝网圈住,戒备森严。“韦克托尔”的病毒库里,拥有世界上多种细菌战必备标本,其中有120种天花病毒。除了天花病毒,还有各种出血性寒热病病毒和“毒中之王”的埃博拉病毒。
在世界安全组织的网站上,“韦克托尔”被认为是最危险的生物武器研究中心。该中心的6号楼有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实验室,有1440平方米具有生物防护安全最高水准:第四级(P-4)、专门用于致命病毒的研究。冷冻冰箱遍布于中心的病毒贮藏库,其中还有不少液氮式冷冻装置。为检查致命病毒有无失去传染和繁殖的能力,所有致命病毒储藏中心包括“韦克托尔”在内,都要经常把病毒标本从零下70摄氏度的冰箱里拿出来解冻。重新培养出的新鲜标本,一部分在绝对密闭的特殊实验室内,封装到低温贮藏冰箱内继续保管,剩余部分用于科研。
世界科学家对致命病毒,甚至对包括几乎已绝迹于地球的天花病毒继续做科研,除了在军事上发展生化武器外,也为基础科学的进步和流行病的预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了解致命病毒的遗传信息、合成过程、传播途径和发病机理,并研发行之有效的药物和疫苗,为“扼杀”流行病再次蔓延赢得宝贵的时间。
病毒用于基因工程研究
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地球上灭绝。除了美国和苏联的两个实验室有标本外,天花已不复存在。联合国曾多次讨论是否将这两处的病毒销毁,但众说纷纭。
从苏联逃入美国的生物学家曾声称,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就曾将天花病毒制成生物武器,加快了世界舆论对销毁天花病毒的支持。然而“9·11”事件中恐怖分子给美国的重创,以及阿富汗缴获的部分“基地”组织的机密文件中描绘的生化武器的恐怖计划,让西方领导人坐卧不安。特别是自2002年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公布了小儿麻痹症病毒的合成过程后,恐怖分子是否也会对此加以利用更让世界舆论争论不休。出于对突如其来的恐怖分子的生化袭击的恐惧,美国政府即刻命令停产数年的天花疫苗生产线火速开工,短期内为出战伊拉克的军队提供了疫苗。
一时间被深藏在美国和俄罗斯冷箱里的天花病毒,再次跳上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不仅如此,提议改造天花病毒的“以毒攻毒”的基因工程也在慢慢抬头:为更有力地追踪有可能从实验室里逃脱的天花病毒,减少天花病毒的毒性,2004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支持美国科学家改造天花病毒的基因工程。但这种“后患无穷”的建议很快遭到世界舆论的反对。
当然,能够在世界舆论里兴风作浪的不只是天花病毒。前年,H2N2型流感病毒再次震惊世界。18个国家的3748个实验室收到该病毒的样品并要求对此进行鉴别和评估。自这种病毒于1968年销声匿迹后,1968年以后出生的人都对这种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相当多的实验室不仅对处理这类病毒的实验手段和正确的生物安全程序不了解,而且不知详情被蒙在鼓里的科研人员也不乏草率从事者,这令世界流行病专家们惊恐万分。为了安全起见,在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的坚决要求下,病毒样本,包括储存该病毒的美国国家疾病与控制研究中心的部分样本被全部销毁。
防止现存致命病毒再次肆虐人类,只是各国政府确保人类健康的一个方面。科学家目前对这些曾被科学实验“审判”过数千遍的病毒有相当多的了解,其在大范围内蔓延的可能性不大。最令人担心的是未知的无形“杀手”和那些想冲上致命病毒排行榜的新品种。科学界认为,威胁全球的禽流感病毒不但给各国政府以严峻考验,也给科学界揭示一个重要趋势:致命病毒的传染源,已从传统的蚊子和老鼠,转向飞禽和走兽。能否在短时间内,彻底对这些病毒进行“围剿”,加快检测和治疗的速度,将是人类能否战胜致命病毒的关键。(驻美国特约记者
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