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试点、示范、推广的原则,从发展农村新能源、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治理白色污染(地膜)、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四大工程”入手,积极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机制、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农业、和谐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极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工程。以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利用为突破口,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施无公害化生产为切入点,重点实施了大中型沼气建设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四位一体”(“太阳能—种植—养殖—沼气”)生态能源模式等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市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0处,总池容1.23万立方米,年产气量105万立方米,可替代标煤2500吨;建设户用沼气池23727户,年总气量749.15万立方米,可替代标煤1.9万吨。
———大力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主要采取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等形式,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材料化水平,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乱烧的问题。一是大力推行秸秆直接还田。积极引进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推广秸秆快速腐烂技术,实施秸秆直接还田,培肥地力。今年,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达55万亩。二是积极鼓励秸秆过腹还田。充分利用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等技术,推广秸秆过腹还田,变废为宝,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市建设永久性青贮池1.5万个,总池容88.7万立方米,年处理农作物秸秆75万吨,可替代粮食饲料12.6万吨。三是推广秸秆气化技术。农作物秸秆气化后,沼气用于农民生活能源,沼渣、沼液作为肥料,重新回归农田,实现资源无害化、循环化利用。目前,我市建设秸秆气化站14处,年利用秸秆3100吨。城阳区东田村通过建设秸秆气化工程,目前一期供气户152户,每年减少燃烧秸秆11万公斤,煤炭22万公斤。秸秆气化可以有效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突出抓好“白色污染”治理试点工程。为有效解决“白色污染”(地膜)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今年在胶州市杜村镇积极开展了“白色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镇已回收残留农膜1万多公斤,预计回收率可达到70%。一是积极开展农膜残留回收试验。在摸清“白色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重点防治“白色污染”的六项技术措施,并安排了10个不同厚度地膜,进行综合回收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地膜回收。发放“残留农膜的危害性及综合防治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回收残留地膜。三是加强科技攻关。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进行有关可降解塑料地膜、植物纤维膜、液体膜等替代品使用技术试验研究、攻关和示范。四是分阶段抓好回收工作。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结合收获花生,将残留在垄上的地膜进行回收,大约可回收一半左右的残留地膜;第二阶段,即花生收获完毕,农民在摘花生果的时候,将残留在花生蔓上的地膜进行回收;第三阶段,即结合耙地或小麦秋种,利用机械回收残留在地里的地膜。
———着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严格按照“基地企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监测制度化、产品无害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态安全农产品。先后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关于禁止在蔬菜等作物生产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通告》等30多个规范性文件。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中,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把好农药、肥料“进口”,从源头上控制药肥使用,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同时,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农资市场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检查,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目前,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已达100处,面积140万亩;县级基地38个,面积37万亩。其中65处、40万亩基地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莱西、胶南、即墨三市被国家农业部列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本报记者 梁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