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市全部取消农业税征收,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农民“零负担”
2005年,我市全面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及附加,取消了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民平均负担由2002年的148元变为“零负担”。2005年市本级财政支持“三农”总投入达9.5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66亿元。对种粮农民的每亩直接补贴由2
004年的14元提高到16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及其购置补贴各项资金达8500万元。
16、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参加的基层党组织2.4万个,党员约56万名。活动中,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键是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努力做好每个批次、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取得了应有实效。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多次对我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做法进行了集中宣传。中央和省委督导组、巡回检查组对我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17、圆满完成“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拥军保障服务工作
在为期82天的联合军演拥军支前工作中,全市上下讲政治、讲大局,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不辱使命,广大群众迅速行动,掀起了群众性的拥军支前热潮,圆满完成了演习的服务保障和支前慰问工作,受到了中央和省领导以及中外军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扩大了青岛的影响,对促进青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8、开展2005年“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促进了施政创新,调动了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七部门联合组织了市民月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积极献计献策,活动期间共收到市民建议近2万余条,许多建议进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解决了一批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市领导通过市民议事厅、新闻网、市长热线与市民进行了坦诚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成为我市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大品牌。市民月活动在全国引起了良好反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
19、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中国国民党彰化县党部访问团分别来青参观访问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一行来青岛参观访问,进一步了解了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增强了对炎黄文化和骨肉亲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地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关注,进一步向海内外宣传了青岛,树立了青岛的良好形象。
8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彰化县党部访问团与中共青岛市委进行了工作会谈,分党务、经贸等6个专题与我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对口交流,并访问了部分区市和企业。这次活动就两地政党交流达成了共识,对于推进两地政党、经贸、旅游、文化艺术、体育、宗教以及社团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基层建设年”和“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卓有成效
全市各级以村居组织建设、机关处室建设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强化了基层基础工作,解决了一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农村,全面推广“村党组织实施决策组织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实施决策表决权、村民委员会实施决策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实施“决策监督权”的新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机关,开展了“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建立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强化绩效考核,推进了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企业,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了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21、我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争创十个平安街道(镇)、一百个平安社区(村)、一千个平安楼院的活动,集中开展了娱乐服务场所“黄赌毒”、建筑工地流氓恶势力、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公交车扒窃等集中专项整治,成功侦破了一批危害大、影响大的重特大案件,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推动平安青岛建设向纵深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高。在创建平安青岛活动中,广大驾驶员以“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为己任,勇斗、智斗歹徒,积极为平安青岛建设贡献力量,涌现出253名见义勇为驾驶员,有474名提供重要线索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的出租车司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11月29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我市“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城市奖”。
22、开办“行风在线”新闻专题节目,促进了政风行风建设
市纠风办、市监察局和市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行风在线”新闻专题节目,每周播出6期,每期邀请一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与群众直接对话,解答群众咨询,接受群众投诉,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已播出310期,先后有105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接听和处理热线电话(短信)3200多个。目前,该节目已成为市政府与群众沟通的一个新的平台,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