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人们等待已久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我国GDP数据进行了重大的修正。修正后的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6万亿元,比修正前的数字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在2.3万亿元的修正量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修正量为2.13万亿元,占总修正量的9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修正前的31.9%上升到修
正后的40.7%。这是一次非常显著的修正。
跨国比较看GDP数据修正
我们一直对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之低(大约1/3左右)有怀疑。我们决定通过国际比较来发现问题,寻找可信证据。国际比较的第一步是选取比较对象。通常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同诸如欧洲、美国、日本等地来比较。但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或地区。在我们看来,印度是一个理想的比较对象。首先,印度的经济发展阶段比欧美日与我国的距离近得多。其次,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的大国。另外,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统计数据的质量相对较高。他们从英国殖民统治年代继承了比较完善的统计体系,统计工作质量得到国际的认可。
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与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网页上所公布的2002年的可比数据,在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34.3%,而在印度是50.7%,相差16.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两国行业分类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不完全可比。比如印度的统计中将房地产业和商业、法律服务归为一类,而中国不是,所以印度的数字可能是高估了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为了增加可比性,我们的分类只能很粗,但从中仍然得到一些重要发现。
中国的服务业有些方面确实比印度落后,比如软件、金融。但是,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差距最大的行业并不是我们预先设想的,而是批发、零售和餐饮,净差6.7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相信中国的软件业不行,也可以相信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不行,但是很难相信中国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会落后于印度,更不要说落后这么多了。可能的情况是,中国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在统计数据中被严重的低估了。
第二个令人吃惊的差距出自于交通、运输和仓储。国际专家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优于印度。不少印度经济学家把印度制造业发展困难的原因归咎于交通运输的落后。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在交通和运输上的增加值比印度净差2.6个百分点。更大的可能是我国没有把这方面的许多经济活动统计进来。
第三个令人吃惊的是中国房地产业只贡献了GDP的2%。印度房地产业占GDP的6.7%,其中尽管包括了商业、法律服务,但这两项服务占GDP的比例可能不会太大。完全有可能的是,中印之间房地产业占GDP比重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数据对房地产业的低估。
上面这三项差距加起来是14个百分点。所以,中、印两国第三产业差距的大部分都可以由这三项来解释,而这三项差距很有可能是由统计缺陷造成的,而不是真实的差距。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推断,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可能被大大低估。即使中国农业和工业的统计基本正确,中国的GDP也被严重低估。
更为有意思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修正量恰恰主要来自上述三个行业,即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房地产业。它们的增加值向上修正了近1.5万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总修正量70%。可以说,普查的结果证实了我们在2005年7月份的猜测的各个方面都是相当准确的,包括对GDP被低估程度的猜测、对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猜测、对第三产业中哪些行业漏报最严重的猜测等等。结果同样证明了我们的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反过来,我们的研究也支持了调整后数据的可靠性,因为最新数据相对于调整前的数据同我们根据跨国比较的研究所预测的结果更为接近。
调整后的数据使得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更为接近类似发展阶段的国家。这并不奇怪,在第三产业的大多数行业里,特别是传统服务性行业里,中国同其他在类似发展阶段上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并没有更为严重的市场失灵或政策失误问题。比如,从要素市场来看,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里有形资产较少,因而融资比较困难,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其他国家;在劳动力市场上,中国的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不足,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且这种问题主要影响一些现代服务业,其占GDP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里都不是很高。
重新审度中国的经济结构
这次普查所发现的更可靠的新数据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一种观点认为新数据对中国没有实质影响。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不管老数据还是新数据,所度量的都是同一个实际经济,新数据的出现并没有让实际经济变得更好。这种观点似乎有道理,但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实际经济深受经济政策的影响,而经济政策又受到数据的影响。因此数据的调整,特别是这次这样的重要调整,对政策的讨论与形成,并由此导致的对实际经济的运行,都有重大影响。
我们用关于经济结构的政策讨论为例,来说明准确数据的重要性。在近年来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讨论中,形成一种共识,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特别要调整目前的经济结构。在这些讨论中,一些重要的统计数字被用作关键的论证依据。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在过去两年,有关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些重要指标如下:
这些数字和其他国家的相应数字相比都不正常。其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仅比发达国家低很多,而且远远低于经济发展更落后的印度。如果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那么我国确实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这种共识的形成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按照新数据得到的经济结构指标同旧数据显著不同。2004年的几个结构比例如下表所示:
整体来说,数据调整后的各种比例关系都更接近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或者说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过去想象的要轻得多。
首先看第三产业。尽管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印度低,但这种差距降了很多。中印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上的差距本来占到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将近60%,然而,根据新数据,这一数字降到不足25%。如此大的改变,不得不让人们对第三产业的政策进行重新评估。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明显障碍的问题应该解决,比如因为统计不完善所带来的GDP数字不能充分反映第三产业的贡献,从而影响各级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这次普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不应再觉得,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严重到必须采取极端措施的程度。有趣的是,在印度,目前讨论的话题之一是,印度应该如何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
其次看资本形成率。尽管新的数字37.84%不低,但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历史数据相比并非高得出格。比如日本在1968年到1974年间的平均资本形成率是37.14%,韩国1990年到1995年间是37.35%,马来西亚1991年到1995年间是39.44%,新加坡1970年到1987年间则高达44.70%。虽然这些数字都取自于这些国家资本形成较快的阶段,但没有理由说,现在不是中国资本形成较快的阶段。虽然调整后的中国资本形成率还是较高,但下调6.4个百分点,不可否认是一次重大的调整,没有理由忽视它。
其他方面,如储蓄率、出口率、能源消耗率等,在数据修正后都有显著下降。所以,关于促进消费特别是促进国内消费,以及降低能耗的政策讨论都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总的来说,这次经济普查对GDP数据的修订非常有意义,必将对政策制定和受其影响的经济运行产生冲击。 作者:白重恩
(作者白重恩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钱颖一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