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最初方案相比,入股比例减少一半,且中央汇金不向淡马锡转让任何中行旧股
近几个月来一直“分分合合”的淡马锡和中国银行,终于走到了一起。虽然中央汇金仅批准淡马锡购买中行5%的股份,只有原定的一半。但在不少金融业者看来,这仍然有
力地驳斥了被之前广泛传播的“淡马锡大规模参股国内金融机构,对于中国的金融安全将会构成威胁”的观点。
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引述消息人士称,中行最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批准该行向淡马锡控股出售股权的计划,中行将向淡马锡发售相当于该行5%股份的新股。这与8月份公布的最初方案相比,入股比例减少了一半,且中央汇金不向淡马锡转让任何中行旧股。
中行一位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淡马锡入股中行的最初方案被否后,中央汇金就要求中行就淡马锡入股的方案作出调整,新方案减少入股比例并改变入股方式后,终于获批。
分析师认为,中行在最初方案被否后,坚持修改方案,并未放弃,表明淡马锡对中行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当中央汇金在董事会上否决了最初方案后,中行行长李礼辉在多次演讲中均仍将淡马锡列为战略投资者之一。而该行新闻发言人也多次重申,淡马锡入股中行仍在审批中。
上述报道没有指出此项交易的具体金额,但表示,淡马锡的每股出价将高于由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财团,后者曾支付31亿美元收购中国银行10%的股权。中行内部人士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由于淡马锡以购入中行新股的方式入股,购入的总股数会超过以买入旧股的方式,而每股的价格也会提高,淡马锡的投资额将远超过15.5亿美元。
虽然缩减投资额并提抬高入股价格,但淡马锡入股中行最终获批,以实际行动驳斥了之前盛传的金融安全论。“淡马锡入股中行最终获批就更说明问题了,如果担心淡马锡参股中资银行过多,那么5%也不能批,因为5%以上就符合战略投资者的标准了。”社科院一位研究员表示。
新闻分析 微妙的“淡马锡均衡”
作为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典型事件,淡马锡入股中行从曲折不断到尘埃落定,表明中国国有银行在引入境外投资者的问题上,获得了暂时性的平衡:汇金最终批准淡马锡入股,表明国有银行引入外资仍然被鼓励;投资比例从10%降到5%,表明国有银行在引入外资时开始变得更加审慎;而价格的提高,则可以视作在不停“试错”和博弈之后,国有银行和外资财务投资者达成了价格的共识。我们把这个案例所体现出的种种平衡叫做“淡马锡均衡”。
“淡马锡均衡”的最终达成,意味着国资代表者、国有银行本身、境外投资者以及公众舆论等各方力量阶段性妥协的达成。这种妥协意味着国有银行引资初期共识的形成,但这一平衡,也许会随着中国银行业开放的不断深入,再度被打破。
淡马锡入股中行最初方案被否其实有着很强的背景色彩。建行的公开招股价两倍于其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价,引发了至今仍未平息的“国有银行贱卖论”,而当时已经正式向外公布战略投资者和入股价格的中行,无疑顿时成了箭靶。尤其中行的初定的股份出售额达到21.85%,远高于建行上市前出售的14.1%。
当然,引资还是要引的,只要份额减少、入股价提高、入股方式改变,一切当然就均衡了。淡马锡只入股中行5%,入股价也高于初定方案,相信将有助于平息有关贱卖国有银行的议论。而淡马锡以购入新股的方式入股,而不是购入中央汇金持有的旧股份,也能够加强中央汇金对中行的控股地位,平息国有银行被外资控股过多的金融安全论,更免得被人说“注资后却低价将股份卖给境外机构,白白被人赚了溢价”。(唐赟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