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天,城管部门查获的“烧烤炉王”,这么大的家伙,油烟扰民可想而知(朱人杰 王哲 摄
晚报资料照片) |
去年,环保部门的前置审批权被取消后,市区冒出大量环保不达标的饭店;日前,我市出台规定提高餐饮业准入的环保门槛,并着手治理老问题———根治饭店扰民开始破题
短短几天来,我市环保部门一连拒批了五十多家业户开办饭店的申请,原因只有一个———这些饭店不具备开办饭店的基本环境条件,或是没有专用烟道,或是与其他建筑物相连,换言之,因为这些饭店建成后可能产生扰民因素,因此无法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这是在我市下发《关于防治饮食经营服务业环境污染的通告》之后,也是自去年《行政许可法》出台以来,环保部门首次发挥前置审批的作用,抬高饭店的准入门槛,以减少如今居民们对饭店居高不下的投诉。这意味着,根治饭店扰民问题开始破题。
“连体饭店”扰民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方便市民、招徕客源,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我市大量饭店选址时都选在居民楼下,由于社会普遍认同,许多新建小区在设计开发时,就设计成为“商住”模式,而此中所指的“商”多为开饭店使用。多年来,人们并不认为这有何不妥,但近年来,随着岛城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大家越来越无法忍受楼下饭店的百般侵扰:凌晨到半夜持续不断的噪音、无孔不入的油烟以及满地肮脏的油污。据统计,近年来,市环保部门所设的投诉举报电话12369每年接到的居民对饭店的投诉都占到很高比例,夏季时,这个数字曾一度高达惊人的70%!
而分析市民们为何会如此大面积地遭受“饭店之苦”,饭店建在居民楼下是关键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市内四区现有的2000余家饭店中,位于独立建筑的十分罕见,半数以上的饭店都建在居民楼下网点或干脆是由居民房改建而成,以四方区和市北区为例,两区目前共有餐饮业421家和608家,其中,80%以上的饭店建在非独立网点中,其中,又有大多数是位于居民楼下。
环保执法遭遇尴尬
在接到市民大量投诉举报后,市环保部门执法人员总能及时处理,但有些时候却也无能为力。例如,市民举报楼下饭店噪音扰民,环保执法人员要现场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取证,如果噪音超标,就可以对饭店进行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改进环保设施,避免噪音污染;但如果不超标,执法人员则无计可施。况且,根据法律法规,与工商部门不同,环保部门无权将造成噪音、油烟扰民的饭店直接封门,在发现饭店噪音、油烟扰民,且通过改造依旧无法彻底解决时,环保部门只能下通知要求其停止污染行为,如对方置之不理,则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周期长不说,执行起来难度也相当大。
相对于处理已建在不合适地方的饭店,从饭店选址建设时就开始控制是最好的办法。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对餐饮业的开办具有前置审批的权力,可以从源头控制饭店的选址,但自2004年《行政许可法》出台后,这一前置审批权被取消,此间大量中小饭店纷纷开办,大量饭店根本没有办理任何环保手续,以四方区为例,全区目前共有421家中小型餐饮业,只有100余家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大部分是在《行政许可法》出台后新开或更名改建的。
新店准入门槛抬高了
根据我市日前出台的《关于防治饮食经营服务业环境污染的通告》,餐饮企业的准入门槛被抬高了,以后新建饭店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方可建设:饭店内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排放的油烟、废气有专用的烟道;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等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两种情况下的建筑不能新建、扩建、改建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饮食经营服务项目:未按规范设置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和商办综合楼、与其他物业相连的非独立住宅房屋。有了这几条“硬杠杠”,今后,新饭店扰民问题将可以得到有效杜绝。
老店扰民还得想办法
如果《通告》得到严格执行,以后新开的饭店一般不会产生扰民问题;但广大市民更关心的是,对大量已建在居民楼下的老饭店产生的扰民问题,环保部门该如何处理。对此,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局正在着手对全市餐饮企业进行摸底调查,要求没有办理环保手续的饭店尽快补办并加强对其的执法监督,发现有油烟噪音扰民问题,则要求其立即整改;如饭店拒不整改,则依法对其进行重罚。(张贝
李昊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