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将至,当我们梳理2005年教育新闻的时候,发现从对“普九”贫困生两免一补的资助,到高考试题“山东版”的面世,以及众多高校新校区的启用,其中有着太多的第一次。“教育”承载着国人厚重且复杂的情感,发生在教育界的每一项改革,都关系着几乎每一个家庭,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
高考有了“山东版”
2005年,我省高考报名73万余人,居全国第一;其中66.8万人参加普通高考,比2004年净增10万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省考生拿到了“山东版”的试卷,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首次由我省自行命题。
记者手记: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对高考自主命题仍感到有些忐忑,毕竟这是第一次。而老师们则认为,试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实际,强化了能力意识,体现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自主命题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既要保证试题难易适中,与往年相比又要实现平稳、平滑过渡,同时还必须保证区分率。
新校区纷纷启用
2005年9月,我省九高校陆续进驻长清高校科技园,新学期开学后已顺利入住学生4万余人。这9所高校规划总用地14768亩,总建筑面积为357.9万平方米。与此同时,章丘市在吸引了山东旅游职业学校、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近十所高职院校“入住”后,济南高职教育基地也呼之欲出。
记者手记:2005年是各高校新校区集中启用的一年:老生举校迁移,新生初来乍到,面对宏伟的教学楼、宽敞的食堂、洁净的宿舍,多年“扩招”的高校终于可以缓解一下学生数量过多给教育资源带来的压力。当然,采访中高校新校区管委会一位主任向记者坦言,新校区大概要3—5年才能“有个大学样”,因为新校区的文化氛围、校园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同时,鉴于“十五”期间,绝大多数高校都建设了新校区,因此在“十一五”期间高校基建将告一段落,不再建设新校区,而将工作重心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公务员”报考升温
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让许多考生把报考公务员当作了就业捷径。今年全国的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是去年的两倍,我省以3.8万人的报考人数成为报名最多的省,青岛市更是出现了2000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景象。
记者手记:“平均1:50的录取率,竞争难度超过高考和考研。”一位高校教授如此评价。实际上,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良好的福利待遇,带薪年假,医疗、住房补贴,乃至各地逐渐推行的公务员车补等,都成为公务员这一职业诱人的“砝码”。
在报考人员构成方面,除了社会在职及其他成员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成了报考人员的主流。很多大四毕业生甚至放弃了考研,一门心思投入到“考公”的热潮中。
“助学券”造福贫困生
今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章丘市文祖镇中心中学的12名学生在开学第一天领取了生活补助费。从今秋开学起,我省首次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即通过发放“政府助学券”的方式,对这些贫困孩子免课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记者手记: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首先需要解决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05年有关“教育收费”的话题也格外多。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山东省“两免一补”资金不再以现金方式发放到学生手中,而是实行向贫困学生发放“政府助学券”的办法,财政部门依据学校回收的“政府助学券”拨付资金。
“新课改”揭开盖头
2003年3月,我省作为首批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四个省份之一,第一个正式启动高中课程改革。而截至今年9月份,实施新课程的高中学生数量约为136万人,约占高中学生数的71%。
记者手记:实行新课改以后,给师生最明显的感觉是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师生互动的机会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学生实验的课时多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了。不过记者也听到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反映,认为还有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针对2007年我省高考科目改为“3+X+1”后,作为基本能力测试的“1”怎么考,更成为高中关注的焦点话题。
3000万扶持职教
我省日前宣布,财政将拨款3000万元对职业教育进行大力扶持,支持30个经济欠发达县每县办好1至2所职业中专或职业技术学校,并建设一批为当地支柱产业服务、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重点专业。而省教育厅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省职业学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记者手记:除了加大投入,我省应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办学,支持组建与我省制造、信息、旅游、服装、交通运输、护理等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教集团。同时将进一步落实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完)(记者
徐静)
责任编辑:屠筱茵